戚同舟把目光投向父親,父親也認同:“咱們不確定人家將來想做什么,你們幾個別胡說。但如果準備走從政的路子,這個規(guī)劃的確很合適。我想這年輕人應(yīng)該是個很聰明的人?!?/p>
越多聽一個字,戚同舟這顆心越沉,像一腔單相思還沒沸到頂點,突然就被釜底抽薪。
戚同舟只是反應(yīng)慢半拍,但不傻。他已經(jīng)明白過來,家人比他精明,話是勸給他聽的。
不是從政不好,陳文港走這條路也可以很閃亮。然而國內(nèi)的風氣并不開放,如果他決定往上走,勢必向傳統(tǒng)妥協(xié),最多頂住壓力不結(jié)婚……其實連這點戚同舟都不敢強求。
更遑論期待他還能冒天下之大不韙,找個男人做終身伴侶。
戚同舟心中一涼,用膝蓋想也知道,還能有他什么份?
作者有話要說:
福利院的情況我查了很多參考案例,防止誤解說明一下,文中不涉及虐待兒童,工作人員是正常做事的,硬件設(shè)施也正常,也提供了醫(yī)療資源,小戚被嚇著是因為對很多病痛不了解,所以他也會覺得自己反應(yīng)丟人。帶來痛苦的是殘疾和疾病本身,不是因為福利院哈。
第28章
戚同舟一顆心七上八下, 焦慮不安,仿佛已經(jīng)預(yù)見自己來日感情歷程上的凄風楚雨。
但他并不是故意要把這件事抖摟出去的。
具體經(jīng)過是戚同舟一個沒忍住,他實在介意陳文港是不是真的有從政打算, 只能拐彎抹角地從鄭茂勛那里刺探。然而鄭茂勛其實沒比他知道更多:“你說他要去干什么?!”
戚同舟捂嘴不及。結(jié)果反倒是他泄了陳文港的底。
不過陳文港既然可以讓他知道,也不怕被別人知道, 只不過不值得到處嚷嚷而已。
這點小事在鄭家也不算需要保守的秘密。
連鄭秉義都又叫陳文港去書房談了一回。
雖然最后證實是場烏龍,借這個機會, 鄭秉義反勸陳文港考慮去政府謀職。
這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從上次挑明轉(zhuǎn)專業(yè)的事,鄭秉義就知道他的心思已經(jīng)不在這了。
對陳文港這個孩子, 既然鄭秉義算他半個養(yǎng)父兼半個上司——于私, 總歸有感情在的,也希望他未來走得遠些;于公, 政商不分家, 如果他有野心將來走到競選參政那一步, 既離不開鄭氏的支持,也不可能不反哺鄭氏, 這可以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然而話勸完了, 陳文港反而堅持說:“義父,我從來沒有這個打算?!?/p>
鄭秉義看到養(yǎng)子的表情, 倒是冷靜了,知道他沒有這個權(quán)力欲。
果然利益驅(qū)使人腦熱,鄭秉義自哂, 到這個年紀還不能免俗,聽風就是雨的。
他無奈地擺擺手, 叫陳文港又出去了。
陳文港走到樓下時, 看到兩個傭人在客廳里架著室內(nèi)梯, 一個扶著,一個正要往上爬。
其中一個是阿梅,另一個他認出,是上次叫錯他的那個女孩子。
如今對方已經(jīng)干練很多,兩人一起向他打招呼:“文港少爺。”
他過去問:“你們這是要修頂燈?怎么不叫維修師傅來?”
阿梅嗐了一聲:“換個燈管的事,哪還用等師傅跑一趟?”
陳文港主動伸手:“那你們別爬了,讓我來吧?!?/p>
“哎呀,不用的,這點小事,還需要讓你干?”
“沒關(guān)系,我個子高,我來方便?!?/p>
客廳的電路已經(jīng)切了,他吱呀一下便踩著梯子上去,阿梅把備用燈管遞給他。
陳文港用螺絲刀擰上燈罩,另外那女孩子很快跑去通電檢查,頂燈亮了。
這是家里工作人員都喜歡陳文港的一個原因:勤快,體貼,待人和氣。阿梅二人一邊收梯子,一邊跟陳文港嘁喳,說廚房的張姐老家寄來自己曬的果干,還專門給他留了不少。
正說得開心,有人從走廊那頭走過來。見到是牧清,笑聲立即打住了。
阿梅她們給陳文港使個眼色,意思是之后給他送,便沉默搬著梯子撤了。
氣氛攪局者沒有任何自覺,還是一身生人勿進的氣息。
陳文港給牧清讓開路,他卻也沒走過去。
意外地,他遲疑了一下,突然向陳文港道歉:“其實把你那件事說漏嘴,也有我的關(guān)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