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眾人連帶著蕭琰也一塊兒楞住了。
他怎么也沒想到阿湖開口為那小雀兒指的人竟然會是蕭綏?即便身為皇帝,蕭琰一時也覺得有點口干,猶豫了一瞬才說話,“這鳥看著挺有趣的?!?/p>
然后他心里還忍不住拈酸,懷疑起冬早和阿湖有什么過往的秘密來。
不平常的安靜被皇帝的一句話打破,侍從們原本凝蕭綏腳下土地上的目光瞬間轉向了蕭琰,好奇他后面會說出什么話來。
阿湖驟然反應過來,心知蕭琰此時要說什么話,一下覺得壞事,可也已經來不及阻止便聽得蕭琰后面順暢的倒出一串場面話,“這座山我看靈氣十足,這只鳥瞧著也怪機靈的,說不定是個吉祥物,也是與靜王你有緣,帶回去養(yǎng)了該是不錯?!?/p>
誰也沒想到皇帝還能開口將鳥指給靜王養(yǎng),反應說是瞠目結舌也算輕巧了。
別說什么珍禽異獸值不值得靜王親自動手,就說一只荒野山鳥,可能連山底下的村民都懶得多看兩眼的東西,如今竟要靜王耗費心力?
就連皇帝那邊的官員都覺得這不太是個事兒,多都還以為這是蕭琰趁機打壓靜王氣焰,此時紛紛別過頭去不敢多看蕭綏的臉色。
靜王當年一人闖入敵營殺帥的勇猛事跡民間還流傳甚廣,現(xiàn)下若是他覺得惱了想順手摘了皇帝腦袋,赤手空拳又有何難?文官們也只暗自慶幸,靜王雖然手腕強勢,然而幷不似武將一般魯莽沖動,即使在沙場上,他都向來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分分寸寸拿捏的宛若神仙一般,這也是這么些年就算蕭綏幾乎沒有動作,機關算盡的親帝派依舊不能將他左右的原因之一。
只是就算蕭綏沒有將蕭琰的話當作冒犯,但他的部下卻很難有他的脾氣。
“陛下,野生的鳥兒恐怕不喜歡被禁錮,說不定下一刻就飛到天上去了,您金口玉言,稍后恐讓靜王為難?!?/p>
說話的是蕭綏身邊的老將陳起明,他一向對皇帝毛躁的性子很不喜歡,也依仗著自己軍功赫赫且靜王權勢滔天,對蕭琰一點兒也不諂媚討好。
狐貍坐在馬車里,尾巴間緩緩的動了動,目光定在陳起明身上,眸色慢慢冷了下去。
爭議最中心的冬早這時已經站在蕭綏的肩頭上打量了他好一會兒,將人從腳尖看到了額頭,心里歡喜的不得了。他越看越覺得蕭綏好,簡直中意的不知道怎么說了。
這會兒聽見陳起明的話,唯恐事情告吹,連忙撲棱起翅膀飛到半空中,然后在眾人期盼凝望的目光下輕輕地用自己的臉頰蹭了蹭蕭綏的臉側。
討好表白的意思溢于言表。
他的動作很輕,以至于蕭綏只察覺到一股輕輕的麻癢,而后一股撲面而來的熟悉感傾倒下來,讓他的臉頰幾乎有一瞬間的麻痹。
蕭綏在驚訝中垂眸,視線再次與冬早的對在一起。他緩緩地伸出自己的手放到冬早面前,冬早便連忙停在了蕭綏的指尖,用小爪子小心又緊緊地將他的手給握住了,活像是怕他跑了一般。
他心中微微一動,目光柔和了些許。
“你帶我回去做我相公吧,我吃的很少,一天不用五六頓鶏鴨魚肉的,有你在也沒有別的鳥兒敢欺負我了。”冬早言辭懇切,可憐巴巴的看著蕭綏。只不過這一段話在蕭綏聽來,僅僅又是一陣空靈的唧唧聲。
他的唇邊露出一點幾不可見的笑意,在所有人捕捉到之前又轉瞬即逝了。他轉頭看向面色有些不虞的蕭琰,啟唇將這件事情蓋棺定論,“謝陛下恩典?!?/p>
回程的馬車相較于來時候的匆匆忙忙,可以用輕松悠閑來形容。
阿湖用法術將馬車里的聲音動靜隔絕在小小的四方空間中,然后化出了人形。
蕭琰一改前面的熱情,獨自坐在馬車一角,裝模作樣的還拿出一本書來看。只不過眼角余光總忍不住往阿湖這邊看,明顯是個難耐的模樣。
狐貍伸手,也不管蕭琰是個什么模樣,徑直將他給抱進懷里,一言不發(fā)的捏住蕭琰的下巴,唇舌貼住他的唇縫往里挑,沒有一點兒婉轉的把皇帝壓住里里外外親了個透。
“阿琰,我很想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