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段易又把《兔子童謠》默念了一遍。
童謠里有兩個關(guān)鍵詞是“大兔子病了”、“五兔子死了”。他們之前沒有找到太多線索,只能往也許5號死了,楚青就能活這個方向去推測。
可現(xiàn)在仔細想想,5號是楚青的替死鬼,這個推測是有問題的。
因為楚青直接就死了,她并不像童謠里的大兔子那樣生過病,她不該指向童謠里的大兔子,那么五兔子也不該指向5號玩家。
所以不管從結(jié)果看,還是從童謠看,5號根本不是所謂的替死鬼,他實在死得冤枉。
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
閉上眼睛,段易仔細回憶了那第48個受害者的日記。
——“他已經(jīng)殺了47個了,我也許就是第48個。七七四十九……也許當(dāng)他殺完49個人,他才會收手……所以,不要來這里!不要當(dāng)?shù)?9個受害者!”
一筆一劃清晰地在腦海里浮現(xiàn)。
最終段易的目光定格在了“也許”、“七七四十九”這兩個詞上。
仔細想想,這名受害者寫下這篇日記的背景是什么?
那個時候他正在被周振安追殺。逃亡的間隙,他可能暫時躲在了某個地方。他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所以用生命里最后的時間寫下這篇日記,目的是希望揭露周振安的罪行,希望不會再有人被害。盡管知道這線索被人發(fā)現(xiàn)的希望也許很渺茫,但這是他死前唯一能為自己、為其他受害者所做的事。
所以,他會在日記上強調(diào)周振安殺人的事實,告誡大家千萬不要來這園林。
可周振安為什么殺人,他到底要殺多少個,這名受害人是根本不知道的!
周振安的腳步聲也許就在附近徘徊,這名受害者處在巨大的恐慌中。這種情形下,他寫下的日記,并不是每句話都能經(jīng)得起推敲的。
在中國各類民間傳說里,經(jīng)常有什么九九八十一、七七四十九的字眼。
因而,在看見周振安殺了47個人的情況下,第48個人受害者會順理成章地推測他是不是要殺49個才夠,繼而用了“也許”、“七七四十九”這些字眼。
他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分析論證,那種情況下,他只是將腦中靈光一閃的念頭順勢記錄了下來,盡可能多留下一點訊息給后人參考。
因此,所謂的“49”,可能根本僅僅是他的推測而已。
何況這園林并不大,大家實在已經(jīng)把各個角落都翻遍了。這意味著古籍殘頁恐怕真的不存在第二頁。復(fù)活楚青的條件,已經(jīng)完整清楚地寫在那一頁古籍上。
如此,種種事實只能證明一件事——復(fù)活楚青的條件,就是拿著昆侖玉,殺一個跟她同一天生辰的人。
周振安不斷殺人,跟49這個數(shù)字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關(guān)系。
他只是因為一次又一次復(fù)活楚青失敗,所以一直殺了下去。僅此而已。
所謂的“49”,從頭到尾只是一個誤會。
——大家徹底搞錯了通關(guān)的方向。
睜開眼睛,段易重新看向面前的青墳。
墳?zāi)剐薜煤芎?,不是草草將人埋進土里就算,上好的青磚將這座墓修得像一座小洋房,非常結(jié)實,足夠表現(xiàn)出周振安對楚青的重視。
盯著墓碑又看了許久,段易身后傳來腳步聲,是林岳川、寸頭男和1號姑娘。
“小易哥,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林岳川問。
段易緩緩開口:“我吐槽過《牡丹亭》。杜麗娘死后三年,柳夢梅找到她的魂魄,挖墳開棺,讓她的魂魄回到自己的身體上,得以復(fù)活。我覺得這個故事不成立,因為杜麗娘死了三年,尸體一定早就白骨化了。她怎么借尸還魂?可是——”
“可是什么?”
“這個故事雖然我不信,但周振安信。這出戲他從小唱到大,他一定對這戲的內(nèi)容深信不疑,甚至把自己活成了戲中人。哪怕楚青死了,他都不肯從戲中醒來。他以為,就像柳夢梅等來了杜麗娘的魂魄一樣,他也能等來楚青的魂魄??墒恰苍S他想錯了。”
段易這番話,讓聽到的人不免一陣毛骨悚然,尤其是寸頭男,他不由抱緊自己的雙臂?!靶值?,你這、這啥意思???”
“我的意思是——”段易蹙眉道,“在周振安的視角里,他會等到楚青的魂靈歸來,然后他挖墳開棺,將這魂靈引入她的軀體。這是他受戲文影響太深導(dǎo)致的結(jié)果。但他忽略了一件事——古籍殘頁上,并沒有說明死人死而復(fù)生的具體方式?!?/p>
停頓片刻,段易轉(zhuǎn)身往洋樓走去,沉聲道:“現(xiàn)在我們要做的,是挖開這座墳?!?/p>
寸頭男大驚?!斑@、這不妥吧?萬一周振安覺得我們侮辱楚青,要殺我們怎么辦?”
段易搖頭:“我們和周振安都錯了。我們都以為,她沒有回來,是因為復(fù)活邪術(shù)失敗了。但你們有沒有想過,也許楚青已經(jīng)復(fù)活了呢?”
寸頭男被他嚇出一身冷汗。
段易手指了指墳?zāi)顾诘奈恢?。“楚青可能已?jīng)活了。只不過她被封在了棺材里?!?/p>
“臥槽,臥了個大槽——?。?!”
寸頭男全身汗毛立了起來,“棺材又不透風(fēng)。那她豈不是在里面活了又死,死了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