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被梁誦提點一番后,已經(jīng)沒那么激動。他道:“不過就是個縣考案首罷了,你哥還沒成為秀才呢,等考中了秀才,你再高興也不遲?!?/p>
唐璜:“才不,反正我哥哥最厲害了。姚大哥你下午不在,你可沒看見那唐云來道歉的時候,那個臉色,好像剛剛吃了一頓大糞!他走的時候好像還有些茫然,似乎不明白哥哥是怎么考上案首的,可把我樂壞了?!?/p>
姚三道:“小東家考上案首有什么可奇怪的,我覺著小東家考個舉人也不在話下呢!”
唐慎心想:雖然我也這么覺著,但做人要低調,低調。
他咳嗽一聲:“吃菜吃菜?!?/p>
紫陽書院畢竟是姑蘇府的府學,這次參加縣考的四個學生中,只有一個沒過。孫胖也過了縣考,但他并不淡定,依舊慌得一批。早晨剛到書院,他便拉著唐慎道:“唐慎,你可是梁大人的學生,梁大人有沒有和你說過什么考試秘籍,咱們可是好兄弟,你有好事別忘了我啊?!?/p>
唐慎笑罵:“我要有那東西,我還來讀什么書?天天在家睡覺,考試時去考場上用考試秘籍不就好了!”
孫岳頓時蔫了:“還有兩月就是府考了,我要是考不上秀才可如何是好!”
唐慎招招手:“告訴你一個方法?!?/p>
孫岳眼前一亮,立刻附耳過去。
“沒考上的話,就脫了衣服,找根荊棘背著去找你娘。古有廉頗負荊請罪,今有孫岳向母求情,孫夫人定然心軟。”
“……”
“唐慎找打!”
“哈哈哈哈?!?/p>
過了半天,兩人又和好如初,一起去書院門口吃大肉包。
兩月時間很快過去,到了陽春四月,眾多過了縣考的學子又去參加府考。這次參與考試的不只是今年通過縣考的,往屆所有曾經(jīng)過了縣考、沒過府考的全部來了。其中,唐慎便看到了唐云,兩人遠遠看了一天,唐云郁悶地朝唐慎拱了拱手。
進入考場后,在孫胖和唐云艷羨的目光中,唐慎等十人進了屋子,提堂另考。
唐慎拿著試卷,精神抖索,深深吸一口氣。
啊,空氣真好。
這才叫考試,下次還要考前十!
打開試卷,依舊是兩篇制藝和一首試帖詩。
第一道題是“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出自《大學·傳》第三章 ,原句是“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親其親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币馑际琴t能的君主品德高尚,關愛自己的百姓和親人。后世的君主感受到先帝的仁愛,便會效仿,發(fā)揚先帝的仁德友愛。于是百姓也能受到恩惠,更加快樂,獲得利益。
這句話是說一個上行下效、國泰民樂的現(xiàn)象。
梁誦要求唐慎謹言慎行,不是扼制他豐富的想象力、束縛他的眼見思維,而是要他三思后行。唐慎想了想,腦中閃過無數(shù)破題點,最后提筆寫下:“以先世之恭行,繼后代之常樂,君子賢親而難隳九重之塔矣。”破了題,而后洋洋灑灑地寫下一篇文章。
第二題倒是難了點,是一道截搭題,題目是“至于治國,利用賓于王”。前一句出自《孟子·梁惠王》,后一句出自《周易·觀》。唐慎想了許久,開始動筆。
寫完兩篇制藝和一首試帖詩,唐慎看了看屋子里的其他九人。他深吸一口氣,爽快地吐出。
暢快!
檢查完考卷和錯字,唐慎交了卷,等湊齊十人一起出了考場。
唐璜和姚三見他出來,立即跑上前。小姑娘小心翼翼地說:“哥哥,可還行?”
唐慎挑眉道:“你哥當然行,你哥還想考個前十!”
唐璜喜笑顏開。
唐慎自覺自己這次發(fā)揮得還不錯,和上次沒什么差別。這次十個人開小灶考試,雖然考了一整天,但是沒受到生化攻擊。唐慎神清氣爽,吃飽飯睡覺,準備明天的第二場。他自然不知,吳縣縣衙內,賈亮生剛結束府考,就從眾多考生卷子中挑出了他的。
“以先世之恭行,繼后代之常樂,君子賢親而難隳九重之塔矣……”
賈亮生和學政、提學們紛紛圍了過來,觀閱唐慎的考卷。將兩篇制藝和一首試帖詩看完后,賈亮生道:“引經(jīng)據(jù)典,立意獨特,文章看似調停,卻有漸有本,是一篇佳作。試帖詩寫得倒也不錯,這唐慎今日倒寫了一首首尾合一的八股試帖詩,只是文采不如他縣考時的作品?!?/p>
學政道:“優(yōu)秀有余,卻沒縣考時那般出人意料了?!?/p>
賈亮生點頭同意。
等閱卷結束,眾人把這次最優(yōu)秀的幾張考卷放在一起,賈亮生點評道:“這次的甲等制藝,一篇給姑蘇府唐慎,一篇給吳縣楊知凡。而這試帖詩,吳縣劉永寫得最佳,當?shù)眉椎取V劣诎甘住?/p>
府考也是第一場考試最重要,后面四場只是打醬油場,基本上第一天就決定了考生成績。
賈亮生看著三張考卷,思索良久,道:“這三人各有千秋,難分伯仲。然,若是這唐慎今年中了個童試小三元,也是本屆佳話了。”
賈亮生大筆一揮,寫下“姑蘇府唐慎”五個字。
此時唐慎還不知道,他才考了第一場,就已經(jīng)拿到本屆案首了。
唐慎老老實實地又去考了四天,七日后放榜,他本來只想著考個前十就行,誰料竟然看到自己又是案首。
這可不是縣考的案首,府考一過,便是秀才。這是一個秀才案首!
唐慎怔怔地看著自己的名字,唐璜激動地拉著他,唐慎問道:“難道我真是個不世出的天才?我以前最擅長的明明是數(shù)理化,語文就是拉分項,現(xiàn)在才讀了一年書就拿到案首了?”他自動忽視了自己的過目不忘金手指。
姚三和唐璜可聽不懂什么數(shù)理化,在兩人心中……
“我哥哥果然是最厲害的!”
“小東家果然拿了案首!”
唐慎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隱藏在俗世中的文理全能天才了。
“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我已經(jīng)是個人才了,是時候把我的千金找回來了。林賬房,我們來聊聊物流漲價改革的事?!?/p>
這次的府考中,紫陽書院參加了三人,竟然三人全中。
孫岳完全沒抱希望,當他看到自己的名字在最后一位時,小胖子激動壞了,直嚷著要請客。
“明日中午,千秋樓!請各位同窗到場!”
唐慎給了他一個大拇指:“壕!”
孫岳笑哈哈地說道:“唐案首,你說什么呢。這兩日可把我高興壞了,我居然中秀才了,我孫岳居然也能在十五歲中秀才。果然,我是個天才吧?!?/p>
唐慎心想,這話有些有些耳熟。
唐慎:“你明日要在千秋樓請所有同窗吃飯?”
“那是,你也要來啊,和同窗打好關系。我可跟你說,你現(xiàn)在是很多人的眼中釘,要想未來兩個月在紫陽書院過得舒心,明日中午就必須來。”
唐慎樂道:“我怎么就是別人的眼中釘了,我干甚了?”
孫岳瞪直了眼:“你干甚了?你可知道,你連著兩次案首,這說明什么?”
“什么?”
“說明兩個月后的院考,你極有可能還是案首!”
“你對我這么有信心?”
“呵,我對你有什么信心。院考又不是縣考、府考,到時咱們紫陽書院一半學生都會參加。你唐慎雖然厲害,但才讀書幾年,哪里比得過這些老書生。只是你已經(jīng)拿了兩次案首,只要你發(fā)揮不錯,本次又沒有太過出色、一騎絕塵的考生,賈縣令一定會把案首給你,成就你的童試小三元?!?/p>
“還能這樣?”唐慎竟不知道,古代科考還有這種潛規(guī)則。
孫岳感慨道:“我是滿足了,我現(xiàn)在是秀才,五年之內我娘不會煩我。院考我毫無把握,就是去嘗試一番。不像你,你可要努力了,唐小三元!”
唐慎對案首其實毫無興趣,他又沒有強迫癥收集癖,拿兩次案首是在他意料之外。童試的三場考試,最后一場院考,其實唐慎并不看重。這一次哪怕考了個案首,下次鄉(xiāng)試時還是要坐在考棚號房里,和所有考生一起考試。
又沒額外獎勵,考多高干嘛,能考上就好!
第二日,唐慎來到千秋樓。孫岳說要請所有同窗吃飯,可并不是每個人都來了。
紫陽書院中寒門弟子占了多數(shù),富家子弟只有他們的一半。這一次,和孫岳玩得好的幾個有錢人家的少爺都來捧場,寒門子弟只來了兩桌,與他們分開坐,并不交談。
酒足飯飽后,這些府學的書生也與普通人沒有兩樣,開始說起大話來。
一個富家秀才道:“唐慎,你可是兩次案首,恭喜恭喜!姑蘇府可不是那些偏僻地方,咱們這書香氣重,寒門多狀元。咱們紫陽書院已經(jīng)連續(xù)三次,童試案首都出自寒門。兩個月后的院考你可要給咱們爭口氣?!?/p>
唐慎笑道:“雖說不是我決定的,可在座同窗,咱們人人都會在院考上全力以赴。到時只能說,盡人事,聽天命吧。”
“好一句盡人事聽天命!”城東王家的少爺說道,“唐慎,聽說你是梁博文梁大人的學生?”
這事不知什么時候傳遍了姑蘇府,唐慎覺著自己并沒有故意傳播,怎么大家都知道了。
這話要是被梁誦知道了,定會將這個劣徒踹出書房。
也不想想,每次做營銷推廣,他唐慎沒一次落了梁誦,一定要從梁誦身上榨出一鍋油來。都這樣了,瞎子都看得出他唐慎和梁誦關系不一般!
唐慎:“是,我是先生的學生。”
王秀才拱手:“你這可是艷羨我等??!”
有人道:“我聽我在府衙當差的表哥說,最近幾個月梁大人總是不在姑蘇府,經(jīng)常去金陵辦事。不知是做什么,難道有什么變故,梁大人會離開咱們姑蘇府么?!?/p>
旁人出任姑蘇府府尹,都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但以梁誦的文名地位,他大可以在盛京做個大權在握的京官,來姑蘇府頗有些下放的意味。
唐慎不想透露老師的心思,當然他也沒和梁誦說過這些事,他沉默不言,低頭吃菜。
王秀才道:“唉,你可別瞎猜,姑蘇府是梁大人的故鄉(xiāng),梁大人怎會隨意離開。我也聽家里說了,梁大人去金陵為的不是其他,為的是那關在牢中二十五年的大儒鐘先生!”
大宋民風開放,對讀書人甚為寬裕。太祖時曾經(jīng)立下一道特殊律令:不殺讀書人!
王秀才談論國家時事,也沒人說他,反而各個參與進來。
“鐘先生竟已在牢中待了二十五年了嗎,那年我不過五歲,如今已過而立,當真是滄海桑田?!?/p>
“二十五年風雨,梁先生竟還未曾忘了友人,重情重義,不愧是我輩讀書人的楷模。”
唐慎穿到這個時代后,接觸到的人除了唐璜、姚三,就是唐夫人和梁誦。梁誦從不和他談及政事,師生二人相處時他就像個普通的老師,教授唐慎學問。而其他人更不會和唐慎說這些。
唐慎默默地吃菜,一邊聽這些秀才說話,只是可惜這些秀才哪怕家境富裕,也不懂什么,說了幾句就又說起兩月后的院考來。
回到家中,唐慎找來林賬房,問道:“梁先生近日總是去金陵府做事,我身為學生竟一概不知,實在失責。林賬房,你可曾聽說過一個人?”
“何人?”
“大儒鐘先生?!?/p>
林賬房雙目劇縮,道:“小東家,慎言!”
唐慎察覺不對:“這鐘先生是誰?”
林賬房嘆了口氣:“其實說也無妨,大宋從不限制讀書人的言語。鐘先生名鐘巍,字泰生,先帝在時,乃是政事堂左相,人稱鐘相公?!?/p>
唐慎一驚。
大宋的官制沿襲前朝,分三省六部。其中中書省又稱政事堂,是皇帝心腹。大宋以左為尊,政事堂左相便是當之無愧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林賬房:“鐘相公在位時,平北狄,定南蠻,是我大宋的功臣啊。只可惜二十五年前宮門政變,鐘相公一時糊涂,與太子闖入宮闈,意圖逼宮。太子被當今圣上一箭射死在宮門外,鐘相公被活捉,關入天牢?!?/p>
唐慎立刻道:“那這與梁先生又有何關系?”
“小東家應當知道梁大人是天下四儒之一,但你恐怕并不知道其他三位是誰。這其他三位分別是鐘相公、傅相公和陳相公。而這其中,鐘相公可謂是四儒之首!唉,四人中,陳相公的事我并不知曉。但是世人皆知,梁大人,也就是小東家您的先生,他與鐘相公是多年至交。若是真如小東家所說,梁大人近日常去金陵府是為了鐘相公,梁大人恐怕得鎩羽而歸了?!?/p>
唐慎思索許久,問道:“太子為何要逼宮?”
林賬房驚道:“小東家,雖說大宋對讀書人寬裕,不殺讀書人,許讀書人議論朝政。但這終究是帝王家事,您在外面還是莫說的好?!?/p>
唐慎笑道:“您也知道,我只是關心先生,咱們二人私下說說而已?!?/p>
“那也行?!?/p>
唐慎:“太子既然已經(jīng)是太子,逼宮便毫無道理。難道說,先帝天壽綿延?”
林賬房:“先帝駕崩時,五十六歲?!?/p>
唐慎皺眉:“不大,也不小?!边@不至于逼宮吧?
林賬房:“小東家,我就是個普通秀才,也是聽人在茶館里議論才知道一二。你若真想知道,為何不去問梁大人?”
唐慎道:“先生近日來已經(jīng)十分憂心,自縣考我中了案首,我們只見過兩面。我不想以這種事去煩擾他?!?/p>
林賬房走后,唐慎拿了一張宣紙,在紙上勾勾畫畫。
按照林賬房的說法,先帝駕崩時五十六歲,再怎么算,太子當時最多也就四十歲出頭。他已是太子,除非先帝有廢太子的苗頭,他不會冒險逼宮。
除非逼宮是假,背后另有隱情。
唐慎不知道當年真相,但他相信梁先生。梁先生既然愿意為了鐘相公鞍前馬后,屢次去金陵府,他的選擇是相信鐘相公,那么唐慎也選擇相信鐘相公并未逼宮。
然而,無論背后有什么隱情,后世有句話說得好,任何一件事想要知道真相,只需要看它的獲益人。宮門事變后,太子死了,當今圣上即位,他就是最大的獲益人。鐘相公被打入天牢,梁先生想要救他,就是與當今圣上趙輔做對。
趙輔怎么能應?
梁先生不可能成功。
唐慎嘆了口氣,成王敗寇,只希望梁先生早日看透,不要反而陷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