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曾經(jīng)私下調查過我,我和你之間并沒有什么交集,你是受誰的命令來調查我的?”
“舒檢察官不說我也知道是誰,孟簡是么?我調查過你,知道你是一個正直的好孩子,你被孟簡騙了。”
“有一個交易,不知道舒檢察官有沒有意向……”
其實那時他就在思考與萬盧云合作的可能性了。
他想救孟簡前輩。
是那幾個男人用權力強迫了孟簡前輩,蠱惑改變了孟簡前輩,如果沒有他們,孟簡前輩就不會變。
如果他與萬盧云合作,在最后的時候安排人代替孟簡前輩去死,將孟簡前輩藏匿到一個安全的地方,悉心說服,那么孟簡前輩就會變回原來的樣子。
因為不確定計劃的完整性和成功率,他沒有率先答應萬盧云,準備等籌備一番后再行答應,這一等,等來了孟簡前輩對他的針對,也等來了季歸。
對方看他的眼神平靜漠然:“你被他騙了。”
從季歸的口中,他了解到另外一個他從來不曾見過的孟簡前輩。
孟簡前輩從未變過,只是故意與他反目成仇,想讓他將他親自送進牢獄,用自己來換取他舒淮的滔天政績和民眾威望,順便拉季歸和謝寰下水。
孟簡前輩已經(jīng)極度厭煩被四個男人糾纏不休無法掌握權力的生命,迫不及待想奔赴一場盛大的消亡。
不出意外,接下來他會經(jīng)過一番挫折調查到孟簡前輩的罪證,走入孟簡前輩為他鋪設好的坦途。
“你是想讓我背刺他隱瞞你們的罪證嗎?”
“不?!闭驹谒媲暗哪腥耍凵窈龅挠行┛諢o,而后歸于無波無瀾的微笑:“你要背刺的人不是他?!?/p>
“而是萬盧云?!?/p>
在整個過程中,孟簡前輩是被隱瞞的存在,他們根據(jù)孟簡前輩的局設立了一個新的局,故意讓孟簡前輩被綁走,故意封鎖他的所有信息來源,為的就是不出任何的意外。
計劃很成功,以為自己是雀的萬盧云,不想自己是只被盯住的螳螂。
他故意漏出一些證據(jù)混淆萬盧云的判斷,其實也沒那么信任那幾個男人,中途思索到底自己要如何帶走孟簡前輩,但那幾個男人顯然防著他,讓他毫無機會。
好在計劃很成功。
萬盧云與文家余黨成為替罪羔羊,孟簡前輩經(jīng)過短暫的休息后,在民眾的請求以及議會商議里,重新回到帝國政壇繼續(xù)就任政治部部長。
而孟簡前輩也很快進入狀態(tài),快得就好像……他預料到自己會回到這個位置為此提前做了準備一樣。
或許是錯覺?
他們明明什么都瞞著孟簡前輩,孟簡前輩不可能知道會有這么一天的。
但是,太平靜了,孟簡前輩太平靜了。
或許他本來就是冷淡內斂的性格,然而作為一個人在經(jīng)歷了這樣的事,知道自己被設計,知道自己絕處逢生,絕不可能平靜如常,況且他心知孟簡前輩只喜歡做下棋人不喜歡做被下的棋子。
感慨、不甘心、欣喜……總是要有一樣的。
孟簡前輩沒有,想來只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這樣的局面是他想過的,所以當這樣的局面出現(xiàn)時,孟簡前輩很容易地就接受了。
有了這樣的懷疑,舒淮便注意到了細枝末節(jié)的異常。
孟簡前輩從沒詢問過他是如何與季歸他們達成交易的,對他順利從輿論調查中脫身也沒有感到意外,在謝議長看到他笑意盈盈打招呼時也并不驚訝。
在那晚的約飯里,舒淮一直很想驗證清楚心里的猜測,他也知道只要他問出口,孟簡前輩會給他明確的回答。
然而明確的回答并沒有什么意義。
他已經(jīng)知道了答案。
如果這個局面是孟簡前輩預料到的,那他大抵可以放下對那幾個男人的深查。
他會是孟簡前輩堅貞忠誠的追隨者,會陪著孟簡前輩實現(xiàn)他的愿景。
【作家想說的話:】
晚了十三分鐘,給老婆們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