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的太后黨半字反駁都沒有,還得爭相夸他孝順。
所有吊唁被壓縮到了三日之內(nèi)。夏侯澹披麻戴孝,親自守靈。
太后殯天那日,有皇帝病倒的傳言,可如今百官一見他端端正正跪在靈堂,一切流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送走一波皇親國戚,庾晚音披著一身風雪回到室內(nèi),立即跺起腳來:“太冷了,怎么能這么冷,這降溫莫非也是端王的陰謀?”
夏侯澹敲著膝蓋站起來:“有道理,他應(yīng)該是發(fā)明了局部制冷?!?/p>
“也有可能是太后怨氣太深,你覺不覺得這里陰風陣陣的……我剛才突然反應(yīng)過來,這家伙停靈的最后一夜還剛好是大年夜啊!她這一死,非得拉著全國人民都沒法過年,這得是多大的怨氣……”庾晚音念念叨叨。
夏侯澹:“過來,給你個東西?!?/p>
“什么?”
夏侯澹從寬大的孝衣下摸出一物,塞進她手中:“抱著吧。”
是個暖手爐。
庾晚音笑了:“真有你的,怪不得你跪得住?!?/p>
夏侯澹放低聲音:“外面有動靜嗎?”
庾晚音搖搖頭。
看似空蕩蕩的靈堂周圍,其實藏了無數(shù)暗衛(wèi)。
按照胥堯所記,端王的計劃有兩種。
一是在夏侯澹守靈時派刺客暗殺他,不留傷口,偽造出一個靈異現(xiàn)場。
二是在出殯時,按照大夏禮俗,進入陵寢前的最后一段路由皇帝扶柩。這段路正好經(jīng)過邶山腳下的峽谷,如果派人藏在山上推下巨石,偽裝成山崩,則峽谷中人無路可逃。
兩個計劃有個共同點,就是都可以推鍋給太后的冤魂,正好呼應(yīng)了先前散播的“暴君無德遭天譴”的輿論。
而夏侯澹的計劃,是事先在靈堂與邶山兩處留下埋伏,如果能在對方動手前抓個現(xiàn)行,名正言順地除去端王,那是上上策;萬一對方詭計多端逃過了抓捕,又或是雖然抓來了,卻查不到端王頭上,他們也依舊會除去端王。至于輿論與民心,留住命再慢慢修復(fù)。
所以這幾天里,有任何風吹草動,暗衛(wèi)都會第一時間前來匯報。
然而,或許正是因為周圍埋伏太嚴密,引起了端王警覺,他們在靈堂里等了足足兩日,連個鬼影都沒見到。
在包圍圈外,倒是有幾個太監(jiān)宮女探頭探腦過。如果這也是端王派來的人,那就顯得過于小兒科了,比起“準備搞事”,倒更像是“裝作準備搞事”。暗衛(wèi)怕他們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邊盯著靈堂,一邊反而加派了更多人手去邶山附近查探。
這是庾晚音有生以來度過的最壓抑的春節(jié)。喪期禁樂,宮中一片死氣沉沉,自上而下閉門不出。大禍將至的氣息如泰山壓頂,連雪花都落得遲緩了幾分。
唯一的安慰是,夏侯澹的情況似乎好轉(zhuǎn)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