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打著通商旗號,小城自然歡迎四面八方人來,黑城的人經(jīng)過喬裝,入了城內(nèi),等到天黑之后,先在城中放火,又突襲了守城門的羅剎人,里應外合打開了城門。
死亡就這么來了。
喀興從不知道仗原來可以這么打。
他素來知曉羅剎人火器犀利,常人不可對敵,需避著他們的火器。可黑城的人卻全然不在乎對面的火器。
他們身穿著一種奇怪的盔甲,組成一個個小方陣,前方人持盾,中間是矛手,兩側和后方則是裝備了火槍的刀手。
這種小方陣可以是六人、八人,也可以是幾十人,隨意組合,以盾手為主,矛手作為主攻,刀手火槍手負責護衛(wèi)和補刀。
歷來巷戰(zhàn)最是損傷人命,而且限制騎兵。
喀興甚至打算好了,若是攻城,最好把對方的人多消耗一些在城墻上,這樣入城后可以減少己方死傷。
未曾想以有心算無心,羅剎人估計做夢都沒想到大燕的軍隊會打過來,所以城門失守太快,于是不可避免就推進到了巷戰(zhàn)中。
他正氣急敗壞斥黑甲軍首領,不該行動太快。
就見那群黑甲軍,無需命令,就已四散開來,各自組成小方陣,往城中街道里推進。
然后以喀興為首一眾呼倫貝爾的將士們,就見識到一場真正的摧枯拉朽。
若是細究,這些穿著黑甲的兵,戰(zhàn)法并不稀奇,都是軍中常見的。例如組陣,什么兩儀陣、三才陣、五行陣,這都是軍中常用的。
盾手矛手刀手的攻擊手段,也不罕見。
罕見的是他們手里的盾,似乎可以抵擋住羅剎人的火器。
還有他們的步伐,從不曾遲疑退卻過,即使面對羅剎人的火槍,他們也沒往后退一步。
盾手擋上,矛手突刺,火槍手補刀。
都是軍中出身,自然明白這些看似簡單,實則極難做到,須得經(jīng)歷過幾次戰(zhàn)役的老兵,才能做到如此地步。
要平時和真正上戰(zhàn)場是不一樣的,人在面臨危機和死亡時,懼怕是避免不了的情緒,而且這其中還牽扯到信任的問題。
那就是沒拿盾的人,相信盾手的同袍一定不會退,并一定能替他們擋住火槍,而他們不用擔心防守,只有突刺再突刺就好。
可黑城的兵打過仗?為何有這么多老兵?
戰(zhàn)斗持續(xù)得時間并不長,剛過子時,衛(wèi)琦和喀興就已經(jīng)來到了位于城中心的城主府。
而作為城主的佩克索托,身穿著絲綢睡衣,似乎剛從睡夢中醒來。
本來他手里還拿著兩把短銃,如今已被繳械,人也被五花大綁了起來。
“將這人帶下去先關著,把城里再搜一遍,每個角落都要搜到,將所有平民都暫時控制起來,挨個排除嫌疑,至于剩下的,等將軍的命令?!毙l(wèi)琦吩咐道。
喀興識趣道:“搜城和排除,就讓我的手下帶人去吧?!?/p>
他說是帶了不少兵過來,實際上一點忙都沒幫到,全程就是看。
總不能什么事都不干,打雜就打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