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這次秋狝,你把額哲的女兒賜婚給了惠郡王的兒子?”
惠郡王也有皇家血脈,卻不是衛(wèi)傅他們這一支的,往上要追溯到太上皇祖父那一輩了。
“確有此事?!?/p>
“聽說,你后宮里至今還只有你皇后一人?”
聽說這么多,自然是聽留守在京城的那些大臣們說,太上皇比他們先回到京城,這期間恐怕找上門告狀的人不少。
衛(wèi)傅心知肚明,卻也沒有否認(rèn)。
“確實如此。”
他本以為太上皇要說什么,誰知對方卻只是點了點頭。
“額哲的女兒賜婚了也就賜婚了,科爾沁部這些年也從大燕身上占了不少好處,人心不足蛇吞象,還想往皇帝后宮塞女人,不用慣著他們,該賞臉賞臉,該敲打就敲打。”
太上皇拍了拍腿,神色淡定卻又難掩睥睨之色。
“至于你后宮無人這事。沒人規(guī)定皇帝一定要三宮六院,起初后宮的設(shè)置不過是為了繁衍子嗣,也是為了得到各方勢力擁護(hù),畢竟統(tǒng)合各方勢力最便捷的方式,不外乎聯(lián)姻。
“就像當(dāng)初的科爾沁部,大燕需要借助其力時,給其一二安撫也無妨,若是不需,這些安撫也就不用給了。
“那些文臣為何一向喜歡和武將作對?皆因強大的武力就是一把時刻懸在他們頭上的刀。文人總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那是因為兵不用跟他們講道理,手里的刀便可說一切道理。
“一個皇帝,缺了文臣不行,因為治國安邦需要文臣的腦子,但太過重文也不可,聽多了文人的那一套,便喜歡用陰謀走捷徑。
“你父親就是最好的例子,沒有強大的武力,就只能用自己的后宮來平衡各方勢力。”
當(dāng)著衛(wèi)傅的面,太上皇也一點都不掩飾他對元豐帝的鄙視。
“男人大丈夫,若是喜歡女色,納回來倒也無妨,若只因一些困難,就另辟蹊徑走捷徑,終究是自斷雙臂,自取滅亡。一個男人,若只能用女人來平衡勢力,以及獲取別人的效忠,與那倚樓賣笑的窯姐又有何不同?”
“這一點,你沒有學(xué)他是對的?!?/p>
說到這里,太上皇看了過來。
第203章 后記九
太上皇的話雖難聽, 但不得不說很有道理。
一個皇帝若需要拿后宮來權(quán)衡各種勢力,確實顯得太弱。
而君弱臣強, 并不是什么好事。
至于元豐帝的弊端, 與他本人性格有關(guān),其實也與大燕處于和平年月太久有關(guān)。
一個王朝的建立,自然少不了兵戈戰(zhàn)火。
眾觀歷史, 每個王朝的前兩代君主, 大多武力強大,性格強勢,殺伐果斷, 都是上馬能殺敵攻城略地,下馬能安邦治國。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