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董大姑娘就是這樣說的?!背I揭灿X得這位姑娘大概是腦子出了問題,不然也說不出這種話來,“董大姑娘說是顧三爺?shù)陌俗挚嗽兰?,她的父親和弟弟都是被顧三爺給克死的?!?/p>
“…………”楚君逸無語了片刻才問道:“董大姑娘知不知道這親事只是口頭親事,還沒有下過聘禮,我記得連庚帖都沒換呢?!?/p>
常山抽了抽嘴角道:“知道,董大姑娘說沒換過庚帖下過聘禮,這門親事就做不得數(shù)。既然親事都不算數(shù),那兩家婚喪嫁娶各不相干?!?/p>
楚君逸已經(jīng)不知該怎么評價這位董大姑娘了,這種智商邏輯絕非常人所能擁有。
所謂口頭親事,就是口頭定下的親事,但沒有聘書為證,也是怕其中一方在婚前死去,而另一方背上克妻或是克夫的名聲。
會定這種親事的人家多半都是相熟的人家,定下之后雙方心里都有數(shù),一般都不會刻意悔婚,而無故悔婚不管在哪里都是要受鄙視的。
若定的是口頭親事,其中一方去世,那另一方再定親是沒有妨礙的。因為不換庚帖不下聘,這親事雖然也有效,但卻是克不到對方,也算不得是對方的人。
到目前為止,還真沒聽說過誰會因為這種口頭親事而責(zé)怪對方克死自家孩子。
可這董大姑娘竟然會說顧誠之克死了她的父親和弟弟……
“那衛(wèi)南伯怎么說?”董大姑娘的思維邏輯楚君逸是看不懂了,那就問問能做主的那人是怎么說的吧。
“衛(wèi)南伯開始是不同意,可是后來董大姑娘要去上吊,說是若讓她嫁給顧三爺,她就去死……衛(wèi)南伯現(xiàn)在應(yīng)該是不管了,畢竟這也不是她的女兒……”常山低頭說道,他也覺得這董大姑娘過分了些,不想成親的話退親就好,竟然會說這樣的話。
楚君逸也有些沉默,董大姑娘的反應(yīng)太激烈了,應(yīng)該是有人和她說了什么才會這樣的。楚顧兩家若是想要定親,就必須退了顧誠之和董大姑娘的親事,之前他也有想過是有人走了衛(wèi)南伯的關(guān)系,讓他把這親事給退了,可他怎么也沒想到鬧騰的會是董大姑娘。
他曾聽母親說過,顧老太太一直不喜歡顧二太太,嫌棄她家世不好,又怕顧誠之學(xué)他爹一樣,以后認(rèn)準(zhǔn)了一個人就死活都要娶進(jìn)門,所以早早就給他定下了這門親事。又因為那時年紀(jì)實在是小,怕出意外,所以才定下了口頭親事。
作為前任衛(wèi)南伯董大老爺?shù)牡臻L女,董大姑娘自然是有資本去給顧誠之當(dāng)媳婦的,可現(xiàn)在董大老爺過世,就連唯一的兒子也跟著走了。董家大房已經(jīng)絕戶,和現(xiàn)任衛(wèi)南伯董二老爺?shù)年P(guān)系又不明,若是她退了親,那絕對找不到更好的親事。
娘家敗落,顧老太太會在意,這些年沒有去下聘,有顧誠之沒有回京的原因,應(yīng)該也有顧老太太想要悔婚的原因。無故悔婚對家族名聲不好,顧家還有沒成親的孩子,顧老太太還是有些顧忌的。
只要她能熬過這三年,等到顧誠之出了孝,以他的品行就肯定會娶她,即使是顧老太太反對也找不到理由。她親自幫孫子定下的親事,而且女方還等了男方三年,若是悔婚了,那顧家的其他人也就不用出門了。
董大姑娘這時不想著對未婚夫表忠心,贏的顧誠之的好感,而是在背后捅了他一刀,鬧著要退親。看來這姑娘還是長歪了,不止不聰明,而且還不聽話。
衛(wèi)南伯肯定是不想斷了這門姻親,但他不是董大姑娘的親爹,董大太太也還活著,他說話的分量到底還是弱了些。
不滿自己的遭遇,想要給這種生活找個理由,這些都可以理解,但因此遷怒于人,卻非明智之舉。
楚君逸還是忍不住嘆道:“這董大姑娘……真的是不聰明?!焙沃共宦斆?,簡直蠢到家了。
“六爺,我聽說……”常山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我聽說董大姑娘還是要嫁到顧家去的?!?/p>
“還要嫁過去?都鬧成這樣了她還打算嫁?腦袋被驢踢了嗎?!”楚君逸覺得這幾天的事真是都奇了怪了,這董大姑娘到底是有多二缺呀還想要嫁過去!
二房是沒有公婆,可她沒娘家,顧老太太肯定看不上她,本來還有個好丈夫可以依靠,結(jié)果她剛捅了人家一刀。丈夫長輩沒一個攏得住的,能不能讓她生孩子都是兩說,就這樣還想著要嫁到顧家,她也不怕一嫁過去就被病故了!
“不是顧三爺,她不是要嫁給顧三爺!”常山見楚君逸瞪大了眼睛看著他,頓了一下才道:“是顧二爺,是要嫁給顧家大房的顧二爺!”
楚君逸:“……………………”毀了和弟弟的親事,然后要去嫁給哥哥,這董大姑娘壓根就是沒智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