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驚艷
月朗風清,瀅瀅如水。
一盤圓月高懸在長安城上方,涼風習習,月明星稀?;靥崭鸟R車轆轆而行,馬蹄聲在寂靜的街道上顯得格外清晰。
陶瑾疲憊地倚靠在殷氏身上,半閉著眼睛昏昏欲睡,“進宮一趟好累?!?/p>
殷氏以為她得了便宜還賣乖,好笑地擰了擰她的鼻子,“被皇上封為郡主,你還有什么不滿意的?這可是多少人羨慕不來的事?!?/p>
緊跟著圣意到來的,還有十二名侍婢和幾十匹綾羅綢緞等,殷氏欣慰地想,她的叫叫日后是不愁吃穿用度的,光那三百戶人家上繳的賦稅便夠她享用一輩子了。如此殊榮的待遇,不知要羨煞多少旁人。
叫叫這么乖巧慧黠,又生得玲瓏精致,不知道誰有福氣能娶走她的閨女?
三個月后她便滿十三歲了,再沒兩年及笄之后就該考慮婚事了。殷氏心中千萬個舍不得,她膝下僅有這么個女兒,偏偏又懂事貼心得緊,日后若是嫁給別人不知該如何傷心難過。
這么一想殷氏就受不住了,掏出絹帕點了點眼角。
陶瑾敏銳地察覺到她的反常,連忙坐直身子慌張地問道:“阿娘哭什么?是不是我哪里說錯了?”
殷氏不想讓她看到自己的失態(tài),別過頭拭去眼淚,“與你無關,是我想到一些事有感而發(fā)罷了?!?/p>
腳邊的將軍低低叫了兩聲,縱身跳到陶瑾腿上,仰起頭看殷氏。
陶瑾以為阿娘怎么了,沒有心思搭理它,端是不問到底誓不罷休的架勢:“什么事?不能告訴我嗎?”說罷不見殷氏回應,語氣變得可憐:“阿娘不要哭,你哭起來我也難受……”
殷氏待情緒平靜后才轉回身,見她苦兮兮地擰著眉頭,不禁撲哧一笑:“我是想你快長大了,等你及笄之后,便找一門好親事定下來。”
陶瑾一滯,沒有說話。
上一世她及笄前幾天,殷氏難產(chǎn)死于白云謠中,一尸兩命。她連及笄禮都沒有過,一直為殷氏守孝了三年。三年后她變成大姑娘,錯過了姑娘家最美好的那幾年,自然也錯過了尋求姻緣的好時期。然而她是郡主,家世地位顯赫,依然有不少人上門求親,要挑一門好親事并不難。
但看多了殷氏和陶臨沅的爭吵怨恨,陶瑾對婚姻根本不抱任何希望。她寧愿獨自一人過活,踽踽獨行,也好過兩個不合適的人勉強湊在一塊。雙方都不痛快,最后落得像阿娘一樣的下場。
所以她才會二十二歲了還沒嫁人,有人傳言她在府里養(yǎng)了面首,正是她買入府的官奴周溥。
陶瑾聽后只覺得好笑,周溥雖住在陶府,但她只是養(yǎng)著他而已,他們之間可是毫無關系。
想起那個清雋溫和卻不能說話的男子,陶瑾生出一絲遺憾,不知他這輩子過得如何?是否仍會被抄家淪為官奴?
殷氏喚回她的神智,抿唇一笑道:“叫叫想什么?可是有哪家中意的男子,阿娘替你上上心。”
陶瑾回神,軟綿綿地喚了聲阿娘,“我才十二呢!您就這么急著把我嫁出去呀?”
“我倒想永遠把你留在身邊,可你看有哪家是這樣的?”殷氏不無惆悵,大抵想到了自己的婚姻,斂眸輕聲嘲笑,“婚姻大事,自然是越周全越好。阿娘不想讓你步我的后塵,后半生活得不痛快?!?/p>
殷氏未出閣前是率直驕傲的國公府六姑娘,楚國公為她挑選親事時,她偷偷見過陶臨沅一面。當時她被他英姿瀟灑的身影吸引,對這門婚事沒有抗拒,直到她嫁入陶府才知道,他曾有一位心心念念的侍妾,因為身份低賤,不能提升為正室,迫于父母壓力才娶她入門。
她對愛情懷揣的那點兒期盼,在這里被踐踏得支離破碎,再也沒有當初的熱忱。
若是可以,她希望叫叫能嫁給疼她愛她的男人,始終如一,千萬不要像她一般。
陶瑾聽得難過,緊緊地握住殷氏的手,“阿娘,你是不是過得一點也不痛快?”
殷氏看向她,笑容柔和,“有叫叫在阿娘就很快樂?!?/p>
可是這樣的日子始終會害了她,最后死在別人手中。她一點也不痛快,連死的那一瞬都含著怨恨。陶瑾堅決地搖頭,她不能讓這一幕再發(fā)生一次,阿娘現(xiàn)在好好的,她還有許多機會救她。
破鏡重圓這種事,素來只存在話劇本子里。
陶瑾思忖良久:“阿娘,你想過跟阿爹和離嗎?”
殷氏一驚,顯然沒料到會從她口中聽到這種話,“這可不是兒戲,叫叫莫非希望我們?nèi)绱???/p>
大晉民風開放,男女婚姻跟前朝相比自由得多,和離之后對女方影響不大,更不會牽連家族聲譽。只要雙方自愿,和離后男女婚嫁從此各不相干,若是殷氏愿意,不愁找不到更好的人家。
陶瑾斂眸,兩排濃密的睫羽像小扇子一般,“我不想看到阿娘為難,如果真有這么一天,您不必考慮我跟大哥的意見,我們一定站在您這邊?!?/p>
殷氏緘默,認真思考她的話。
陶瑾彎腰抱起焦慮的將軍,佯裝漫不經(jīng)心地開口:“阿娘,今天玉照告訴我一句話。她說男人都是一個樣,得不到的才最好,真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