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皇子秉性
太子想也沒想:“可以!”
石舜華見狀, 心中愈加不安。晚飯后太子去前院歇息, 石舜華找來在宮里待很多年, 早年在乾清宮當(dāng)值的謝嬤嬤問:“嬤嬤對皇子們了解多少?”
“福晉想知道哪位皇子的事?”謝嬤嬤問。
石舜華:“都說說吧。”
“那老奴就直說了?”謝嬤嬤試探道。
石舜華:“這里沒外人,不會傳出去, 嬤嬤大可放心?!?/p>
“大皇子身手好,智謀不足,早年養(yǎng)在納蘭大人府上, 回宮后直接住在南三所,跟惠妃娘娘感情一般般。大皇子很孝順,但朝堂上的事只聽納蘭大人的話。納蘭大人權(quán)欲極重, 惠妃娘娘希望大皇子老老實(shí)實(shí)當(dāng)個王爺, 以致于大皇子覺得惠妃娘娘頭發(fā)長見識短, 母子二人有不少矛盾?!敝x嬤嬤說著,緩口氣,“三皇子和榮妃剛好和惠妃母子相反?!?/p>
“相反?”石舜華詫異,“我在家時老太太說惠妃是四妃之首, 最重規(guī)矩,宜妃性子潑辣,她生的五皇子又養(yǎng)在太后身邊, 太后心向著她, 行事作風(fēng)便有些隨性, 或者說張揚(yáng)。德妃是四人中家世最差的, 沒有耀武揚(yáng)威的底氣, 只能裝賢惠。唯有榮妃真安分?!?/p>
“和碩大長公主說對一半。”謝嬤嬤道, “榮妃早年連生兩個皇子夭折后,十二年生下三公主,因不是阿哥,十三年又生個孩子,是個皇子,但只活一天。四個孩子只有三公主活著,按常理來說榮妃該好好照看三公主,但她第二年又生個皇子。
“聽說小皇子一周歲左右總是生病,榮妃可能怕兒子熬不過去,十六年又生個孩子,就是如今的三皇子。老奴說到這里福晉應(yīng)該也能看出榮妃娘娘的個性不服輸。
“事實(shí)上榮妃娘娘對三皇子要求極嚴(yán)。三皇子還沒到四歲,榮妃就把他送去上書房。那時太皇太后還在,太皇太后覺得三皇子年齡小給攔了下來。直到三皇子六歲,才允許三皇子像大皇子一樣去上書房讀書。”
“按照嬤嬤這么說,榮妃很希望三皇子把殿下擠下去?”石舜華問。
謝嬤嬤心中一凜,搖了搖頭:“老奴也不清楚,只知道三皇子好琴棋書畫,對政事不如大皇子上心。榮妃娘娘因此嫌三皇子不長進(jìn)?!?/p>
“嬤嬤從哪里知道的?”石舜華好奇道。
“老奴以前在乾清宮時,月錢和四季衣裳由后宮發(fā)放。領(lǐng)月錢,取衣裳的時候,聽小宮女說幾句聽出來的。”謝嬤嬤道,“榮妃送三皇子進(jìn)上書房一事,在后宮待十五年以上的老人都知道?;蒎蠡首訝幊?,這事是早年延禧宮里幾個挑水的太監(jiān)說的?!?/p>
“沒看出來啊?!笔慈A一直以為只有大皇子一人想把太子拉下馬。
阿笙沉思一會兒:“主子,咱們要不要告訴爺?”
“不用?!笔慈A道,“如今出宮建府的皇子只有四人,其中四弟跟爺關(guān)系好,他們?nèi)怀鍪裁蠢嘶▉?。?/p>
“大皇子有納蘭大人,三皇子有榮妃支持,五皇子有太后,這三位今兒大皇子去皇上面前說兩句爺?shù)牟皇?,明天換三皇子,后天是五皇子,即便皇上對爺深信不疑,日久天長,皇上也會懷疑爺是不是真像他們說的那么多問題?!卑Ⅲ系?。
石舜華笑道:“大皇子跟爺不對付,皇上不會信他。聽嬤嬤這么一說,三皇子就是個書生。古人說書生造/反,十年不成,他不足為懼。至于五皇子,太后不偏袒他還好,太后越偏袒,皇上會越疏遠(yuǎn)他?!?/p>
“這是為何?”阿笙問。
石舜華:“皇上的生母不是皇太后,把皇上養(yǎng)大的人是太皇太后,皇上和皇太后只不過是名義上的母子。嬤嬤,我說得可對?”
“福晉看得真切?!敝x嬤嬤暗暗贊嘆,“大清講究孝道治天下,皇上以身作則,太后她老人家不干涉政事,皇上很樂意當(dāng)個孝子??苫噬舷仁侨司?,再是人子。這兩點(diǎn)沖突,皇上會讓太后明白,她如今所有的一切都是皇上給的,皇上想收隨時可以全部收回?!?/p>
“還有一點(diǎn),太后是蒙古人。”石舜華道,“你們看皇上的后宮,生下皇子的有幾個蒙古人?”
阿笙連連搖頭,根本沒有。
“大清入關(guān)靠的是鐵騎。當(dāng)年元朝的鐵騎踏到洋人老家,皇上防著他們呢?!笔慈A道,“皇上經(jīng)常去塞外,我覺得真實(shí)目的就是敲打那些蒙古部落首領(lǐng)?!?/p>
“大公主、二公主和三公主都嫁去蒙古,不是因?yàn)榛噬吓旅晒湃耍前矒崴麄??”阿笙問?/p>
石舜華頷首:“大清將士不擅長水戰(zhàn),依然能把臺灣打下來,又怎么可能怕蒙古族。送幾個公主過去就把蒙古一眾安撫下來,不必勞民傷財,皇上自然不想動武?!?/p>
“只是可憐那些公主們?!卑Ⅲ蠂@了一口氣。
石舜華:“可憐的從來不是在哪兒生活,不會過日子的公主留在京城也過不好。公主們身后有整個朝廷,皇上又經(jīng)常去塞外給她們撐腰,聽說蒙古族女子地位很高,她們立起來,我倒是覺得比在京城好?!?/p>
“老奴贊同福晉的話?!敝x嬤嬤道,“老奴當(dāng)初之所以入宮,是奴婢的娘要給奴婢裹腳。奴婢受不了那個痛,不愿意。奴婢的娘說,你留著天足以后沒人愿意娶你。那時候老奴家里也不富裕,朝廷選秀的時候選宮女,老奴就選擇入宮了?!?/p>
“謝嬤嬤也沒有裹腳?”阿笙驚訝,“我也沒有。不但我沒有,阿箏,阿簫,阿笛也沒裹腳。我還以為像你們這些漢人一定會裹腳。”
謝嬤嬤臉色閃過一絲不自在。
石舜華開口道:“阿笙,你爹娘也是漢人?!?/p>
“不一樣的,主子。”阿笙道,“奴婢的爹娘雖然是漢人,但在府上待久了,習(xí)慣就跟您差不多,就算奴婢不裹腳,府里也不會有人說什么。像謝嬤嬤這樣生活在漢人村落里,不裹腳就是個另類,會被人戳脊梁骨的?!?/p>
“阿笙姑娘說得對?!敝x嬤嬤道,“我們村有人在滿人大臣府上當(dāng)差,家里的姑娘不裹腳,村里人也不會說什么,因?yàn)榘阉麄儺?dāng)成半個滿人,生活習(xí)俗不一樣,大家能諒解?!?/p>
石舜華:“謝嬤嬤,繼續(xù)說,四皇子就不用說了,太子比你我了解?!?/p>
“七皇子的腳有點(diǎn)殘疾,因?yàn)檫@點(diǎn)性格很是靦腆。八皇子的生母身份低,但八皇子打小養(yǎng)在惠妃身邊,惠妃和大皇子爭吵時,八皇子在中間說和,安慰惠妃,所以惠妃很疼八皇子,吃穿用度也比生母同是庶妃的七皇子好很多?!敝x嬤嬤說著,一頓,“其實(shí)七皇子也不差?!?/p>
“相對來說是不差?!笔慈A道:“你繼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