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她幡然醒悟,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習慣江榆楷的陪伴,不想讓他離開。
會不會在他們的感情之間,他不過是個絢麗的障眼法。
許星轍只是過程中的風景,江榆楷才是她的終點。
哪種可能,他都無法接受。
兩種截然相反的選擇擺到許星轍面前。
不破不立。
閑暇之時,沉未晴和許星轍聊天,說起如何對彼此萌生出感情。欣賞,認可,自然而然發(fā)展出愛慕。偶像劇里卻不是這樣,許多關系都是從某一方的窘境開始的,英雄救美的橋段更是老生常談。
吊橋效應,聽起來有損浪漫,但十分奏效。
后續(xù)的劇情發(fā)展也差不多遵循這個規(guī)律,一方幫助另外一方,一方拯救另外一方,在無數(shù)次的磨難和坎坷中產(chǎn)生更深的糾纏,戲劇性的感情就此發(fā)生。鏡頭的濾鏡下,一切細節(jié)都顯得動人,令人不免淪陷。
生活卻不是偶像劇,特別在學生時代。有些喜歡起始得莫名其妙,無疾而終,甚至連本人都說不出具體原因?!拔液孟駨膩砭蜎]有在別人面前顯得很狼狽過?!背廖辞绠敃r笑著說,語氣里,有幾分缺失了某種體驗的遺憾。
無論是出于自尊還是現(xiàn)實所限,她都鮮少遇到那些故事里的情景。或者說面臨困難時還等不及有個人來拯救她,她就已經(jīng)開動大腦,將事情自行解決。比起等待英雄救美,她更信奉求人不如求己。
“你應該也差不多吧?!背廖辞鐢喽?,他們是一類人。
許星轍卻道并非如此:“我經(jīng)常有覺得狼狽的時候,只是大家不一定能看出來?!?
意外促使她追問:“什么時候?”
在你面前。許星轍猶豫后,還是把這四個字說出來。在她面前,他總是會倍感狼狽。
那時的不理解,化為現(xiàn)在的頓悟。
地鐵的轉彎讓所有人向同一個角度傾斜,側站的沉未晴只能控制住左右的幅度,卻無法避免向前倒去。許星轍松開一點支撐肩膀的力氣,她便徹底埋入他的懷中。放在身后的手掌微微收攏,若不是周圍環(huán)境,離得這么近的她,已令他心旌搖曳。穿過層迭的肩膀和手臂,門上的玻璃窗里依稀還能倒映他一部分輪廓。一邊眼睛,半個下巴,其余都被擁擠的行人擋得七七八八。
“小雨……”他僅僅想喊她的名字。
他對她的愛是年深歲久,蒹葭倚玉。
可她一旦選擇了接受,他就不會再讓她還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