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番外三(真兒篇)
墨山書院。
幾個穿著青衫的少年正湊在一棵榕樹下小聲議論著。
一少年以手?jǐn)n在嘴邊,瞄了眼四周,這才對同伴低聲道:“哎,聽說了嗎?今兒個九姑娘跟平陽王世子吵起來了!”
另一少年聞言驚訝道:“九姑娘?哪個九姑娘?”
“還有哪個,就是靖國公家的嫡女,今上的親侄女。依著楚家族里這邊排行老九,可不就是那位九姑娘。”少年掰著手指道。
那少年同伴道:“用你說,我當(dāng)然知道這位九姑娘。我的意思是,你方才沒說錯吧?這位能跟平陽王世子起沖突?誰不曉得這位的來頭,論出身,書院里面幾個能比得上。偏人家天資聰穎,又是書院里幾位夫子先生的得意門生。人家姑娘性情溫良,怎會招惹平陽王家那位小祖宗?!?/p>
少年起了興致,一板一眼道:“擋不住這位世子爺生事啊,今兒個這位世子在崇安先生課上睡覺,被先生當(dāng)場拎起來考校。嘖……結(jié)果可想而知,愣是什么都答不上來。崇安先生大怒,隨手指了一旁的九姑娘來應(yīng)答。那句話怎么說來著,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p>
眾人哄笑:“靖國公家一支,哪有出過庸才。聞?wù)f當(dāng)年君后和戶部尚書并作楚家雙璧,何等驚才絕艷。這支出來的姑娘,哪里是平陽王家里的紈褲子弟能比的?”
“世子自認(rèn)為被落了顏面,倒記恨起九姑娘來。待下了學(xué),不知從哪拿了本《女誡》當(dāng)面給了九姑娘,叫她回家多學(xué)婦行,免得及笄之后許不出人家?!?/p>
“這平陽王世子氣量太小了些?!?/p>
少年點(diǎn)頭道:“你們也都知道的,這墨山書院原本是楚家的族學(xué),因楚家多出濟(jì)世之才,后來漸漸地不少高門世家也就想將子弟送來求學(xué)。楚家向來有教無類,但凡悉心求學(xué)者,便不是楚家的孩子也都一視同仁。久而久之,才成了今日的墨山書院。楚家祖上有言,無論男女,皆可入族學(xué)。只是,旁人家可沒這規(guī)矩,誰家姑娘不是在家學(xué)個琴棋書畫女紅,熟讀《女誡》就成了?!?/p>
“那后來呢,九姑娘怎么說?”
少年又瞅了眼四周,道:“說?九姑娘可不是用說的,她當(dāng)場將那本《女誡》撕了個粉碎,砸了平陽王世子一臉?!?/p>
眾人皆驚,半晌才有人抽著涼氣,道:“這……有點(diǎn)過了啊,而且書院有規(guī)訓(xùn),為學(xué)子者當(dāng)惜書如命,莫不可損之,九姑娘這是違了規(guī)訓(xùn)?!?/p>
“可不是,這事讓院長知道了,將兩人叫去。院長將平陽王世子訓(xùn)斥了一回,本意是叫九姑娘也應(yīng)了損書的錯,此事也就了了?!鄙倌暾f道。
同伴紛紛點(diǎn)頭:“九姑娘是陛下親封的文安郡主,院長自然也要護(hù)著些的。”
少年一拍大腿,道:“■,后面的事你可想不到。九姑娘非但沒有認(rèn)錯,反而對院長道,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天地尚且一視同仁,何有《女誡》來作吾輩之枷鎖,行障目塞聽之事。此書,不要也罷。”
此言一出,少年們紛紛閉口靜下來,許久,才有人小聲道:“非議圣人之言是大忌……”
“此事怕是鬧大了,上京的不少大儒名士聽聞之后,都道文安郡主年少狂狷,不知輕重,更有甚者竟說文安郡主一身反骨,言之皆罪。后來君后聽聞此事,將九姑娘召到了宮里,這才消停住,沒人敢繼續(xù)說什么?!?/p>
同伴道:“也是,戶部尚書就這么一個女兒,眼下鎮(zhèn)北侯和戶部尚書都不在京,只有君后出面壓下此事了。”
少年拍了拍同伴肩頭:“這你就想不到了,九姑娘不知如何同君后說的,竟?fàn)幦×艘粓鑫臅?。以此論為題,廣邀天下學(xué)士來機(jī)辯。”
“難不成那些名士會赴此文會?”
少年搖頭:“當(dāng)然不會,九姑娘畢竟年幼,便是那些名士贏了,也難免落個欺幼的名聲。據(jù)說去的都是他們的得意門生,多半是頗有才名的少年學(xué)子,如此便不算勝之不武。時間就定在三日后,咱們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本章未完,點(diǎn)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