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個空間卻并不是完整的,另一半是他的鈴鐺,鈴鐺是空間的另一部分,還有繼續(xù)下去的功法。
這些是莊桓兒到了瓶頸期的時候才知道的,不然哪里容得譚鳴游成長起來。只是那時候腳鈴已經(jīng)認譚鳴游為主了,所以才有了譚鳴游必死的結局。
譚鳴游走進茅屋,屋里墻上有張畫像,墻前有一張桌案。桌案上放著一個瓷瓶,兩枚枚玉簡和一塊水晶。
那作畫之人一看就是不凡,畫上白衣人仙人之姿躍然紙上。
因為已經(jīng)知道這幾樣東西是什么了,譚鳴游直接拿起了玉簡,在他手觸碰到玉簡的一瞬間,玉簡內(nèi)的資訊已經(jīng)傳進了他腦中。
一枚玉簡錄入了修真功法,名《混元訣》,聽起來非常霸氣側漏,其實只是一最基礎的修真法訣,沒有靈根的限制,能用到筑基期。筑基期后,自然后其他的功法。
另一枚玉簡則講訴了這個空間的事情,譚鳴游這才知道關于這手鐲的具體來源,這些在書中也都沒有提到的。
原來譚家祖先因為某些原因留下了鐲子和鈴鐺,后世譚家子孫可以通過滴血認主進入空間,有靈根的便可以修真。莊桓兒因為和譚家有些七扭八扭的關系,這一代的時候血統(tǒng)大返祖,竟也到達了認主的標準。
譚家祖先所屬的門派名為合歡宗,聽起來像是邪魔外道的下三濫,實際上再正經(jīng)不過。正宗的玄門正道大派,只是合歡宗推崇合籍雙修且尤善雙修之道。雙修在玄門也是件很正常的事,除了個別崇尚苦修的派系,多數(shù)都有雙修和采補之法。
而譚鳴游的腳鈴,是合歡宗鎮(zhèn)派的寶物之一——合歡鈴。
墻上懸掛的畫像正是譚家先祖,先祖名譚素柳,只從畫中便可看出譚家先祖的仙人之姿。
不看其他的,單論長相,七拐八拐的身為譚家分支的莊桓兒更肖先祖,五官樣貌相似極了。而長相偏為英挺俊朗的譚鳴游反倒像是外人。但如果論及風姿氣度,莊桓兒與其可說是云泥之別。
譚鳴游正經(jīng)的行了大禮,才復又拿起桌上其余之物。瓷瓶里的是傳說的洗髓丹,伐骨洗髓。
只是這洗髓丹不同其他,全名叫合歡洗髓丹,聽著名字似乎可以理解為是合歡宗的洗髓丹。譚鳴游本以為只有一粒,但打開一看,卻有三粒,卻不知原本的莊桓兒有沒有拿給他的姘頭們。洗髓丹只有三顆,姘頭卻有五個,也不知道他要怎么分。
不知道nc天雷文的作者是要有多猥瑣,還是純屬巧合,此丹給莊桓兒那廝提供了另一效用。美容養(yǎng)顏是不用說了,從此之后,莊桓兒化身名器,菊花永遠干凈清潔附帶芳香,蜜穴粉嫩濕潤、定期自動流淚不止且液體芬芳甜美勝似蜜糖,可松可緊、自動調(diào)節(jié)多少根都吞得進去且百插不懈,還能自主的配合著棍子們的節(jié)奏收縮律動,為莊桓兒的NP和各種重口H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因為暫時還用不到,譚鳴游便先將丹藥收好。
拿起最后一枚水晶,那是測靈根的。
譚鳴游除了最開始有一點小忐忑,其余并沒有太擔心。
為了能讓他多蹦跶一會兒,且給莊桓兒多制造些麻煩后再炮灰,那篇天雷惡俗小黃文的作者給了他堪比后攻們的絕頂天賦。也因此,在他沒有趕上第一批異能覺醒的情況下也后來者居上,雖然其中有合歡鈴的功勞,但他的天賦也可見一斑了。
金木水火土五大基礎靈根,再加上風雷冰暗等等各種各樣的變異靈根,各有特性,結合個人愛好秉性等也就各有側重適合的修煉法門。
這時候就顯現(xiàn)出了合歡宗道門大派的厲害之處了。合歡宗十二峰,丹道、劍道、樂道、醫(yī)道、符箓、煉器、術法、陣法、馭獸等等皆有所長
莊桓兒走的不是霸氣側漏的路線,而是柔弱可人、我見猶憐的小白花類型,自然不能讓他強過他威武霸氣的男人們,所以并沒有多強的個人武力值,是木水火三系雜靈根,雜是雜了點,主修丹道卻也合適。
譚鳴游握上水晶,導入靈力,五道光乍然亮起,構成一個環(huán),流動不止。
因為上輩子譚鳴游覺醒的是金火雙系異能,所以他猜想自己會不會正好也是雙系真靈根,沒成想,竟然亮了五道光。
呵,論天賦,他還真把主角甩的遠了去呢,譚鳴游想。
靈根有最好的單系天靈根,兩種或三種屬性相生的真靈根以及雜靈根。而譚鳴游的靈根是金木水火土五系靈根并不是普通的五系雜靈根,而是均勻分布、相互聯(lián)結的五行靈根。這五系是基礎靈根,一旦修成,五行相生,生生不息。
天靈根修煉速度最快,五行靈根更強但是修行速度緩慢,不得不說,各有優(yōu)劣。
譚鳴游并不算特別著急,一是他有合歡鈴,就是繼續(xù)下去的保障;再則,末世來臨后,有的人會催發(fā)出異能,雖然還不能確定原因,但譚鳴游很清楚,與那些只能自己摸索的異能者相比,已踏入修真一途,并且身負修真法門的他實際上有著很大的優(yōu)勢;三來,合歡宗尤善雙修之法,雙修雙方的修煉速度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所以譚鳴游打算到時候找個雙修之人。
雙修之人,需要絕對信任和心意相通。他目前唯二絕對信得過的兩人,一個是小喬,可惜小喬癡戀蕭逸欒,盡管現(xiàn)在小喬看起來似乎有些心灰意冷了;另一個就是魏宣三,但是有著莊桓兒這么個東西在那里,譚鳴游心里實在梗了一根刺兒。
再說,太熟了也不好下手啊,兔子還不吃窩邊草呢。
譚鳴游嘆了口氣,以后的事以后再說吧,總會有辦法的。
又向先祖畫像一拜,譚鳴游退出了空間。
最后看了眼譚父譚母的房間,舍不得毀掉這最后的懷念,譚鳴游決定,離開之前,要將這一切原方不動的收進空間里,留作紀念。當然,還有爺爺?shù)姆块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