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這是個僻靜的小院子。
京都之戰(zhàn)結(jié)束后,背井離鄉(xiāng)的百姓陸續(xù)返回,街上再度人聲鼎沸起來。兩旁的鋪面一家接一家地重新開門,慢慢地,快要看不出這城市曾經(jīng)有過戰(zhàn)事。只有走到城墻附近,看到那些被巨石壓塌還來不及收拾修繕的房屋時,才看得到戰(zhàn)后獨有的凄慘悲涼。
而此地位于鬧市當中,幾丈外就是川流不息的街道,不過咫尺之隔的這兩扇大門前卻安靜得宛如世外之地。
楊如欽擡頭看著白墻黑瓦上探出來的幾枝青竹。這時候已經(jīng)是隆冬季節(jié),初雪剛過,積雪壓得竹枝直往下垂,風過處竹枝搖晃,不堪重負般將雪塊甩落下來,打在瓦上,悄然無聲。
他方才去過陳府,才知道陳則銘的棺柩也已經(jīng)送達了京師。如今陳府上上下下的掛了素,正在搭設靈堂,楊如欽走入的時候,偌大的堂屋中沒有一個人出聲,寧靜得讓人懼怕。
護送陳則銘靈柩返回的是獨孤航。
楊如欽返京前也提到過要將陳則銘的棺木一同帶上路,獨孤航第一個拒絕了他。獨孤航與陳則銘的關(guān)系近若父子,他堅持反對,旁人也不好說什么。楊如欽只得罷手。臨行前,楊如欽還見到獨孤航在準備人手馬匹,沒想到最終兩者抵達京師的時間居然差不多,可見獨孤航是一路急行而來。
楊如欽見到了青青,那是個面貌普通的婦人,懷中抱著個??褓。楊如欽這才明白陳家新添了丁,本來是喜事,可還來不及設宴,已經(jīng)變了喪事。雖說如此,他又為陳則銘覺得有些慶幸,陳家血脈總算是沒斷后。
青青雙眼通紅,顯然是哭了很久,見楊如欽問到那信箋,只說是陳則銘出征前留下來的,自己并不曾問過,說著看到那字跡又開始流淚。這女子言語柔和,應該是低眉順目慣了的,也不像是愛追根究底的人,楊如欽心中失望,安慰她幾句,又返回陳則銘靈前拜祭。再出門,按信箋上寫的地址,按圖索驥找到了這個院子。
待隨從敲了半晌,里頭才終于開了門。開門的是個清俊小童,樣子漂亮得像畫,臉色板得卻像鍋底,口中嘟囔不休,這樣冷的天,敲什么敲。
楊如欽的隨從眼都直了,哪里見過這樣囂張的下人。
楊如欽上前把那信箋當做名帖遞給那小童,求見主家。小童拿到手中,翻來覆去看了幾遍,這才關(guān)門進去。
隨從氣得直叫,這是誰家孩子這樣不懂禮數(shù)。
楊如欽叱喝他一聲,倒覺出這主人家不同常人的地方來,所謂高人雅士脾氣古怪的多著呢,倒是陳則銘怎么會結(jié)交了這樣的人,留下地址讓自己前來的目的又何在?
隔了片刻,那小童將兩扇門大開,神情恭敬,躬身請楊如欽進來。
隨從這才覺得解了氣,他家大人每日進出政事堂,哪里是平常人物,怎么容得下一個小孩如此慢待。
楊如欽隨那小童走在廊下,鼻尖異香不斷,也聞不出是藥香還是什么,隱約又夾著花香,在這冰涼涼的空氣中,那味道沁人心脾,聞著讓人精神一振。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