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半個時辰后,身在軍營的路從云聽到衛(wèi)兵飛馬傳信,得知蕭謹在追獵途中失足跌落山崖,不禁大驚失色。
他立刻安排數(shù)百人前往失事地點進行搜尋,卻直到第二天傍晚,才在崖下找到血跡殘衣。兵士四下詢問,得知此地常有虎豹出沒,尸體或者是被叼走了只怕也不無可能。這才率眾無功而返。
蕭謹落崖的事情在軍營中一石驚起千層浪,一時間眾說紛紜。
數(shù)日后,陳則銘親筆上書,惶恐請罪。
史冊上關于這事件的記載極少,史官們的目光都聚集在京師中兩國結盟的要務之上。
實錄中只有一處涉及了這樁在當時分明轟動一時的大事件——在和談的過程中,回到天朝的蕭謹墜崖而亡,蕭定指責陳則銘玩忽職守,并扣罰了他一年的俸祿。
這樣的平淡記載與當時的京師中的沸沸揚揚其實是全然相反的。而這份沸沸揚揚,卻與蕭定處理這件事情的反常態(tài)度有關。
半個月后,其他遣返大臣被護送抵京,蕭定立刻下了第二道諭旨,再度封賞陳則銘。
短短十數(shù)日間,一罰一賞,罰是淺罰,賞是重賞,這其中的潛臺詞耐人尋味。坊間立刻謠言四起,質疑蕭謹?shù)乃琅c陳則銘甚至坐在廟堂之中的蕭定不無關系。
證據便是這一罰一賞。
若說淺罰,人們還可以理解為蕭謹?shù)纳缹τ谑挾ǘ?,本身就是個累贅,所謂懲罰也不過是走個過場的話,那么重賞,就顯然就可以對應為去掉這個累贅所應得的報酬了。而陳則銘曾經的鼠首兩端又為整個事件提供了最恰當?shù)淖⒛_。
為了邀寵新主殺了舊君,這樣讓人義憤填膺的橋段使得人們在談論這事情的時候更多了幾分熱情和鄙夷,而這情理上的絲絲入扣,則讓這謠傳幾乎有取代尚不明朗的事實之勢,總之,這謠言很快占領京師,朝野上下莫不深信。
而此刻,陳則銘尚在千里之外,等待和談的結果最終落定。
韋寒絕是第一個發(fā)覺陳則銘眼睛出問題的人。
他曾在陳則銘手下做幕僚,早知道對方有頭痛的頑癥,可這一次跟隨陳則銘追擊匈奴時并沒看到他的病癥發(fā)作,原以為這舊疾已經治好了,誰知道倒似乎更嚴重了些。
陳則銘倒不這么認為,他出京前曾問一位老醫(yī)師討過藥,為的就是怕在行軍途中突然發(fā)病自己受不住,那老醫(yī)師曾說這藥丸藥力霸道,多吃無益,應該是這藥力導致了視野的短暫模糊,停了藥大概便好了。
韋寒絕認識一名良醫(yī),遂派人去請。
陳則銘笑,你年紀尚小,已經交友滿天下啊。
這一說,韋寒絕忍不住憨笑,又想起一件事情,說道,我那位好友仰慕將軍威名已久,總想見將軍一面,可他出身草莽,不敢唐突。
陳則銘正色道,你那位好友傳遞軍情快捷準確,與律延的追逐戰(zhàn),他才是第一功臣,實在是該我去求見他。
匈奴使臣入京大概月余,和談終成,蕭定指派了幾人作為使臣,奔往兩國邊境簽訂盟約,其中以參知政事楊如欽為首。眾臣輾轉跋涉到達陳則銘駐守處,匈奴使臣則返回國境,此刻匈奴也早駐兵此處,兩軍相隔不過百里。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