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如欽親自來提陳則銘,面上忍不住帶了些許笑容,輕聲道:“恭喜將軍……真是天無絕人之路?!?/p>
陳則銘卻沒有一絲笑容,他只是怔怔看著楊如欽,楊如欽覺察到他的異樣,正要發(fā)問時,陳則銘突然道:“在下有件事想求楊……大人幫忙。”他滿是懇求的看著他。
楊如欽怔了怔,不知道為什么這樣的目光讓他無法拒絕。
皇帝聽到門外太監(jiān)尖利的聲音宣著陳則銘覲見時,心中竟然稍微輕松了起來。
陳則銘入獄后,他多少有些懊惱。
對于陳則銘,皇帝自己也不明白自己的想法。
這個人,他最初是很厭惡的,那張臉,和記憶中最討厭的女人那樣相似,相似到第一眼看見時,他有種莫名的恐慌,這難道是從陰間追來的報應(yīng),而楊粱知曉后,對這個人似有似無的保護(hù),更讓他惱恨不已,這種惡感在很長一段時間中不能散去,哪怕這個人恭順得讓人吃驚。
但后來他在戰(zhàn)場上嶄露頭角,原來真如楊粱所言,這人是個難得的將才,他才不得不收斂了些,再意氣用事,到底不能拿自己的天下開玩笑,哪怕只是做個姿態(tài),自己也不能讓天下人寒心,讓文人編排說自己是個不愛惜人才的君主。
再后來,兩人相處漸多,他總算是克服了那張臉帶給他的沖擊,但實在是不大喜歡這人如溫吞水一般的性子,無論被逼到什么樣的狀況,這個人也只是默然忍受,驚濤駭浪都只藏在心底。
若真是能忍便罷了,可偏偏又被他看出這個人心有不甘。
果然,他在心頭冷笑,他實在不能相信那樣的開頭之后,這個人還能有多真誠的忠心,人都是記仇的,哪里有被傷害了卻不計較的。
他從沒見過。
他狐疑的觀察,等待。
就像獵人在打獵,耐心的等待從來不是壞事,收獲往往出人意料。
有時他也會忍不住戲弄他一下,反正生活無趣。
于是,前線監(jiān)軍的韓公公送來的密信到手的那一刻,他既感覺到憤怒又有大笑的沖動,看吧,他果然忍不住了,天下哪里有受傷了卻不報復(fù)的。他也有種輕松感,他的想法應(yīng)證了,人性多是如此。
他幾乎是立刻便發(fā)出了撤換三軍主帥的旨意。
然而,冷靜后再三思考,他還是否決了自己之前的判斷,這是個迷局,太明顯的迷局,設(shè)局的雖然是個高手,可他也不比他差。他為自己的判斷失誤感覺惱怒,但同時他決定將計就計。
陳則銘也許會受傷,這樣的想法被他刻意忽略了,重要的是大局,哪怕犧牲的是自己也一樣,人不心狠怎么做大事。
而之后的宮變,他一早便掌握了一切。
陳貴人明知大逆不道,卻為太后傳書,死罪。
他早在心中做了審判,然而,他提前警告了陳則銘,禁止他兩人的往來。他不希望他牽扯到這件復(fù)雜的事情中來,他甚至以兵敗為名奪了他兵權(quán),將他降為副都指揮使。盡管不知不覺中,他開始相信陳則銘的忠誠,也許這個人,確實不會背叛自己,他試圖相信,但仍免不了懷疑,陳貴人是陳則銘的表妹,是他過去的戀人,這一層關(guān)系在這里,他不得不防。
很多時候,事情的成敗也許就只因為一個小小的疏忽。而他沒有失敗的機會,他從來臨淵而立,一失足就死無葬身之地。
而危機四伏處,他一直都冷靜而絕情,那是他求生的不二法門。
然而,天意弄人,那一夜宿值的將領(lǐng)居然是陳則銘,看來他注定無法繞開這個結(jié),皇帝苦笑之余,還是按計劃動手了。
陳則銘的憤恨,在他意料之中,但那種程度的爆發(fā),多少還是讓他驚詫了。
說那個“是”字時,他也有些意氣用事了,他本來可以解釋,但他是萬人之上的君王,誰有資格聽他解釋,哪怕是這個忠臣能將?
那一箭射出去,他再也不肯回頭。
那一刻,自己是不是有些心慌,他努力回想,卻怎么也想不起來,最后他放棄了。
那又怎么樣,自己為什么要拘泥這些小事呢。
縱然心慌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