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去哪兒了?”成王怒吼。
小廝跪在殿廳外,戰(zhàn)戰(zhàn)兢兢,渾身發(fā)抖:“世子他……他去醉紅樓了,還……還把奴才們從醉紅樓扔了出去,還說……說今晚誰敢打擾他,他就殺了誰……”
砰的一聲,成王一掌震碎了紅檀木桌,親眷們嚇得連連后退,小廝丫鬟噗通跪了一地。
成王怒不可遏罵道:“混賬,反了反了。”
劉側(cè)妃捂唇嬌嗔:“世子也真是的,好歹是圣上賜婚,這不是當(dāng)著全天下人的面讓皇上難堪嗎?萬一皇上怪罪……”
王妃簡醉歡瞪了劉側(cè)妃一眼,劉側(cè)妃眼波風(fēng)流婉轉(zhuǎn),掩飾不住幸災(zāi)樂禍。
成王正在氣頭上,大罵幾聲“逆子”后,說:“容雀,帶著左右將軍把這逆子給捉回來。”
王妃連忙阻攔:“你能把他捉回來,還能逼著他行房不成?他什么脾氣你不知道?你越是捉他,他越不會回來,別到時把他給弄傷了。”
成王見商容雀猶疑,怒吼:“去,缺胳膊斷腿也要給我?guī)Щ貋??!?/p>
成王長子商容雀看了看他父王,再看了看王妃,一時之間,愣在原地。
他這個弟弟胡作非為習(xí)慣了,皇上確實賜了一樁不厚道的婚事,但他也給足了成王府面子。
現(xiàn)在他這個弟弟新婚之夜公然上青樓,為的就是出一口惡心。
今晚如果把他綁回來,他將來會做得更加過分。
殿廳內(nèi)跪著的小廝戰(zhàn)戰(zhàn)兢兢說:“世子說他今晚就算死在醉紅樓,也不回來,王爺如果……如果想……”
成王怒喝:“快點說?!?/p>
小廝:“如果想給他收尸的話,盡管派人去?!?/p>
成王一口氣沒順上來,身形晃了晃,眼前一白,腦子一花。
劉側(cè)妃連忙扶住成王,關(guān)切給他順背:“王爺小心身體才是,世子也真是的,怎么能掃了皇上顏面呢?”
成王氣得窒息,顫抖著唇,大罵幾聲:“逆子,逆子……”
王妃連忙給他端了一杯水:“王爺,消消火,容與也不是小孩子了?!?/p>
成王怒罵:“小孩子都比他強(qiáng)?!?/p>
他坐著緩和了好長時間,最后無奈問著,“世子妃呢?”
旁邊站著一位老嬤嬤答道:“世子妃還在婚房坐著等世子掀蓋頭,她從早上到現(xiàn)在一口水沒喝……”
王妃大怒:“你們干什么吃的,她從北城千里迢迢過來,入府第一天連口水都沒喝,這傳出去,不就是我們王府苛待新婦……”
那老嬤嬤連忙跪下求饒:“奴婢該死,奴婢該罰?!?/p>
王妃厲聲:“還不去給她準(zhǔn)備點吃食?!?/p>
老嬤嬤連忙爬起來:“是,是,奴婢現(xiàn)在就去……”
成王喊住她:“讓世子妃晚上早點休息,就說世子今晚有事,讓她別多想?!?/p>
老嬤嬤連忙應(yīng)了聲:“是?!?/p>
寅時,婚房門被推開了。
一位老嬤嬤端來了吃食,懷著幾分同情對冉清谷說:“世子妃,王爺讓您用膳后早點休息,世子他今晚有事兒?!?/p>
冉清谷溫和謙恭的應(yīng)著:“好,替我謝過王爺王妃?!?/p>
他不吵不鬧,也不曾為難下人,這讓那老嬤嬤更是同情了幾分。
且不說世子脾氣暴躁任性妄為,京都有名的紈绔子弟。
就單單世子妃為了吉時,從北城著急忙慌趕了半個多月的路來京都拜堂,結(jié)果入門的第一天,連口水都沒喝上,新婚之夜還被新郎扔下,連蓋頭都不掀,去逛了妓院……
這誰家的女兒不鬧呀?
可憐嫁入帝王家,連個委屈都沒處說。
冉清谷沒看到老嬤嬤眼里的同情,他快速用了膳。
現(xiàn)在已經(jīng)寅時,按照規(guī)矩,他卯時就得梳洗打扮給各處請安,他只有不到一個時辰的休息時間。
老嬤嬤伺候他用完膳就退下了,冉清谷躺下瞇了會。
他才睡了不到兩炷香時間,就被王府里的管事春嬤嬤喊醒。
春嬤嬤見他還在睡,陰陽怪氣哎呦喂了好幾聲埋怨說:“世子妃您怎么還沒起來啊,王爺王妃可都已經(jīng)去正殿了……”
桃子憤憤不平說著:“我家……小姐才睡了不到一個時辰,鐵打的人也受不了啊。”
春嬤嬤一聽,冷嘲說:“誰家的媳婦不金貴,就連王妃當(dāng)年不也早起行禮,怎么著到世子妃這兒,就如此嬌氣?!?/p>
冉清谷算是聽出來了。
他頭一天入王府就被世子如此對待,這些奴仆也是個會看眼色的,大概料定了他無寵,將來也是個被掃地出門的命,所以態(tài)度就不那么恭謹(jǐn)了。
他強(qiáng)打起身,吩咐桃子說:“去給我端一碗茶來,濃點。”
桃子憤憤將茶端了過來,冉清谷接過,喝了一口,精神稍微好點了。
喝完茶,他就坐在梳妝臺前,任由丫鬟擺弄。
丫鬟給他梳了個名門望族流行的發(fā)髻,插了兩只珠玉釵子與一些發(fā)飾,這些都是王妃送來的,因此富貴又不失典雅。
丫鬟純兒擺弄完,看到鏡子里精致的美人,一時之間忘了神。
她不知道世子怎么讓這么個美人獨守空閨。
鏡中人穿著淡紅色石榴襦裙,坐在那兒,看著自己那細(xì)長白皙卻并不柔弱的手。
純兒之前是王妃身邊的丫鬟,世子被賜婚后,她就被派遣到這沉魚閣伺候世子妃,以后就是這沉魚閣的大丫鬟。
她自幼便跟著王妃,見多了絕色美人,就連大溯王朝第一美女李飛鸞她都見過。
但美的這么有特色的,還是第一次見。
世子妃身上沒有閨閣女子那種文弱氣,也沒有將門相門女兒那種盛氣凌人的貴氣,甚至連小家碧玉那種惹人疼惜的嬌弱氣也不曾有……
她整個人冷冷淡淡的,跟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有一種不真實感,但就在她看向她手的一瞬間,又好像她把一切攥在手里。
那雙手細(xì)長白皙且秀氣,但不像尋常貴女手若柔胰凝脂,似乎很有力。
見純兒沒有再動作,冉清谷回過神來:“梳好了嗎?”
純兒連忙說:“還沒,世子妃太美了,一時之間看走了神?!?/p>
冉清谷淡淡說:“謝謝?!?/p>
純兒手一頓。
這大概是她伺候的主子里第一個跟她說謝謝的。
她朝著鏡子里看去,世子妃又在看她那細(xì)長白皙的手了。
“人靠衣裝吶,世子妃好看,不也是王府的錦衣華服襯托得好?!贝簨邒哒驹谝慌詳D眉弄眼,冷嘲熱諷。
她就沒見過這么寒酸的世子妃,嫁入王府,帶來的嫁妝還沒她給她女兒準(zhǔn)備的多,衣服發(fā)飾也就寒酸的一兩件,全是不怎值錢的老貨。
說是白國公府嫡女,真連個下人都不如。
冉清谷也沒跟這嬤嬤計較。
白國公把發(fā)妻趕到老宅子六七年,每年給的錢連吃食都不夠,他姨母這么多年都是拿自己的嫁妝來供養(yǎng)他們,有時拮據(jù)時,還要接點縫縫補(bǔ)補(bǔ)的私活填補(bǔ)家用,哪有閑錢置辦首飾?再說他當(dāng)時走得急,也沒有時間置辦。
白毓被迫嫁給成王世子,白國公寵妾氣得幾天吃不下飯,不找他們麻煩都好了,怎么會讓白國公給白毓嫁妝?
他帶來的那點嫁妝還都是姨母東拼西湊的。
桃子聽不下去了,白眼直翻:“還不是我們家少……小姐長得好看,不然你戴這珠釵試試?黃花菜終究是黃花菜!”
春嬤嬤被嗆得臉色煞白,她瞪著桃子怒問管事的:“這群小妮子一大早的什么都不干,來王府吃白飯的嗎?”
她這話明里暗里諷刺得很明顯,把冉清谷也給諷刺了。
這樁婚事到底是白毓高攀了許多,現(xiàn)在他又被世子厭惡,可不就是個來吃白飯的嗎?
桃子自幼學(xué)武,她沒控制住欲要抽出纏繞在腰間的鞭子,卻被冉清谷伸手?jǐn)r住。
冉清谷捏著一方白手帕,轉(zhuǎn)了一圈,笑問春嬤嬤:“嬤嬤,您是府里的老人,我初來乍到,不懂皇家禮儀,您看我這身上,可有什么不得體的地方嗎?”
春嬤嬤掃了冉清谷一眼:“世子妃暫無不得體的地方,快點走吧,王妃等著呢?!?/p>
這話用的是“暫無”,如果是得寵的主子,那么話里應(yīng)該是維和恭敬的“世子妃怎會有不得體的地方”。
冉清谷心里發(fā)笑,快步跟著春嬤嬤朝著正殿走去。
成王坐在高位上,身姿挺拔宛若豐碑,見到冉清谷,清清嗓子笑問:“昨夜睡得還好嗎?”
冉清谷點點頭:“回父親的話,很好。”
王妃坐在成王旁邊,王妃這邊接下來的幾個座坐著側(cè)妃與妾室,而王爺這邊坐著王府的公子們。
成王妻妾有七八人,但子嗣只有四位男丁,其中以世子年齡最幼。
按照規(guī)矩,新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婦是要給幾位長輩請安奉茶的。但現(xiàn)在商容與不知所蹤,只能冉清谷自己一個人給幾位長輩奉茶。
旁邊早有丫鬟準(zhǔn)備好了熱茶。
王妃在冉清谷進(jìn)入正廳的一剎那,眼露笑意,再看下去,卻眉頭一皺。
不等王妃發(fā)話,劉側(cè)妃先笑了:“新婚第二天,給各房行禮,拿著白綢手帕,合適嗎?”
按照規(guī)矩,新婚夫婦要在第二天給各房行禮,第三天要回門。
這三天都得必須穿得喜慶隆重,雖不像第一天那樣穿著鳳冠霞帔,卻也錦衣華服珠釵加身,顏色以紅色系為主。
北城到京都,路迢山險,因此可以省去回門這一禮。
但給各房行禮切不可馬虎。
王妃為他準(zhǔn)備了喜慶的石榴色襦裙,珠釵玉鐲都是極具有象征意義的款式。
手帕屬于女兒家的私物,可拿可不拿,在給各房行禮只需要紅色的喜慶的手帕即可。
可冉清谷拿的是白手帕。
果不其然,王妃面露慍色:“掌事的給你送去那么多手帕呢?怎么就單單挑了這個?”
王妃簡醉歡出身名門望族,自幼便學(xué)禮儀懂詩書,她已經(jīng)成為大溯貴婦的楷模,怎么能容忍自己的兒媳婦不懂禮儀?還是這新婚禮儀……
冉清谷連忙跪下,回著:“毓兒趕了半個月的路,昨天晚上睡得晚,故而恍惚拿錯了,毓兒不懂規(guī)矩,事先還問了嬤嬤可有什么不妥,嬤嬤說暫無不妥,所以就……都是毓兒的錯!”
此話一落,春嬤嬤連忙噗通一聲跪下:“王妃,奴婢并不知道世子妃拿著一方白帕子……”
王妃看向春嬤嬤,目光銳利:“世子妃可問過你?”
春嬤嬤點點頭:“問過,但奴婢老眼昏花,世子妃手在袖中,奴婢根本看不到?!?/p>
純兒也跪了下來:“王妃,春嬤嬤胡說,當(dāng)時世子妃抬起手轉(zhuǎn)了一圈問嬤嬤,屋子里的人可都看到了。世子妃當(dāng)時問的是嬤嬤,奴婢們也沒注意,心想著嬤嬤是王府這么多年的老人,總不會出錯!”
春嬤嬤臉色煞白。
她當(dāng)時跟那小妮子爭得面紅耳赤,也沒想到真有新婦不懂新婚禮儀的,可偏偏世子妃問到她的頭上。
王妃是個聰明人,只一眼就看出其中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