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枉一個好人和錯放一個壞人,哪個是更嚴(yán)重的錯誤?”
《大理寺.卿》的故事,就開始于某天我和基友的一次閑聊。
我們都選擇了“冤枉好人”,可是當(dāng)我嘗試去辨尋背后邏輯之時,卻遇到了困難。
我詢問、求證、思索,這個過程中,一個“上位者”身份的蘇大人,和一個“普通人”身份的林錄事便誕生了。
于是我決定寫一個故事,讓這兩個對立的極端走到一起。
他們需要非常不同,但又要有一個可以相觸的聯(lián)系;他們需要有共同的信仰,又要有不同的處事方式;他們要有各自的堅守,卻又能夠因為對方不斷成長,變成更好的自己。
準(zhǔn)備叁個月,寫文叁個月,歷時半年多。
翻閱了心理學(xué)、方法論和一些歷史資料及論文。
大綱寫了叁版,細綱、人設(shè)、背景故事至少叁萬字;還有手寫的草稿,a4紙密密麻麻的叁十多頁……
寫成這樣,著實是天資愚鈍。
不過還好,這只是我寫文的第二年,成品的第叁本原創(chuàng),我給自己的時間是叁年入門、前十本都只叫練筆。
這只是個開頭而已。
po里應(yīng)該有從第一本開始看的朋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其實每一本,我都會在之前的基礎(chǔ)上,加上一個板塊的練習(xí)。
第一本是遣詞造句,我只想完成一個故事。
第二本是人設(shè),我嘗試著寫一個有些特點的人物。
第叁本是張力,我加入了“女扮男裝”、把故事背景放在了“大理寺”。故事里很多橋段的設(shè)計,是故意為了張力而為。
比如,衛(wèi)姝這個人物的前期作用、兩人假扮夫妻的部分、還有“司獄”這個總是暴露蘇大人心聲的“傻狗”……
為了張力,這個故事里,我有意拉快節(jié)奏,幾乎沒有副線,從頭到尾,鏡頭都只對準(zhǔn)了男女主。因為這樣大家的關(guān)注點不容易被分散,更容易follow。
當(dāng)然,這么做也有缺點。
沒有副線,人物很多感情之外的設(shè)定會顯得虛浮飄渺,無法落到實處。
還有故事前期,兩次情感轉(zhuǎn)折過于突然——這也是我為了加快上肉而做出的妥協(xié)。
寫這本之前,除了《福爾摩斯探案集》和《無人生還》之外,我沒看過其他懸疑小說,探案言情更沒有。
奸殺案參考了美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連環(huán)殺手艾德.蓋恩,蕭景巖和安陽公主就只能瞎幾吧亂寫了……
所以我一再強調(diào),這只是沙雕甜寵文,懸疑刑偵的jio指拇兒我都還沒摸到在哪兒。
這些問題都是我計劃好好改進的。
感情線、劇情線,將是下一本的重點。
那么,我要看的書就更多了,不到年底大概也開不了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