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
滿朝文武你看著我,我看著你。
護(hù)國公臉黑成鍋底色,真是氣的胸口都痛。
人家靖安王府還沒把人抓到呢,只是請皇上降罪嚴(yán)懲就把他嚇成了這樣,奏折是他靖安王府老夫人寫的,皇上還能把她怎么著嗎?!
辦這么大的事,居然不滅口,等著被人抓把柄,做事這么疏忽能成什么氣候?!
護(hù)國公氣的不想說話。
幾乎勝券在握了,來了個拖后腿的,氣的他腿疼。
二老爺跪在地上,慌亂道,“父親在府里的時候,就有想改立二少爺為世子的念頭,只是父親和大哥父子不合,母親怕他提這事,會讓父子關(guān)系更加僵硬,便勸父親把這念頭給打消了?!?/p>
“連這么多大臣都覺得二少爺更適合做我靖安王府世子,母親又怎么會不知道?只是大哥固執(zhí),母親勸解他不聽,父親又不在京都,母親人微言輕,想著若是這回不能壓著大哥把世子換了,以后就更難了,不得已這才以父親的身份寫了這份奏折,并非有意欺君,還請皇上恕罪?!?/p>
一番說辭,滴水不漏,
畢竟是欺君之罪,不想好退路,哪敢一條道走到底。
大概也是因為沒覺得這事能有多嚴(yán)重,所以二老爺也沒覺得一定要滅口不可,人家掌柜沒有猶豫就接了這個活,要了高價說離京再不回來了,他還覺得人掌柜的很懂事。
不接活知道這事就有泄密的可能,會被滅口,還不如痛快拿了錢離開。
二老爺只說奏折是假的,但事是真的,畢竟人家老國公和老夫人說了些什么,旁人無從得知。
二老爺說完,道,“王爺手里那封家書才是假的!”
聽了這話? 護(hù)國公的臉色好轉(zhuǎn)了幾分。
還沒有蠢到無可救藥的地步。
對這封家書? 護(hù)國公也覺得不會是真的,一份奏折就夠巧了? 怎么可能這關(guān)頭來一封家書?
護(hù)國公笑著來一句? “可別是為了保住世子之位故意寫的?!?/p>
“皇上,若這封家書是假? 還請皇上嚴(yán)懲寫這封信的人!”
姜老王爺?shù)?,“王爺說這份奏折是假的? 果不其然是假的? 他說家書是真,護(hù)國公還有什么可懷疑的?”
護(hù)國公一口咬定家書來的太湊巧。
滿朝文武也覺得,畢竟昨天覺得湊巧的奏折被證實是假的了。
對這封家書還是謹(jǐn)慎些為好。
姜老王爺?shù)?,“靖安王正值壯? 邊關(guān)也安寧? 就算要改立世子也不急于這一時,還是等老國公回京再說吧?!?/p>
護(hù)國公道,“誰知道老國公什么時候回京?”
“靖安王在狩獵場遇刺,險些喪命,不是非要到了戰(zhàn)場才會遇到危險?!?/p>
這一點? 護(hù)國公說的不錯。
姜老王爺也沒法反駁,畢竟刺客確實沒找到。
能刺殺一回? 難保不會有第二回。
二老爺適時道,“這世上最熟悉家父筆跡的便是家母? 這封家書是真是假,家母一看便知?!?/p>
柏景軒。
書房內(nèi)。
姜綰正在看老國公寫的兵書。
金兒端著茶水進(jìn)來道? “姑娘? 姑爺? 不好了,護(hù)國公激將王爺,皇上同意讓老夫人辨認(rèn)家書真假了,要是假的,就立二少爺為世子了。”
姜綰眉頭狠狠一皺。
她看向齊墨遠(yuǎn)。
齊墨遠(yuǎn)擅長臨摹,那封家書足以以假亂真。
可有一個字沒找到筆跡對照,是齊墨遠(yuǎn)依著老國公的筆跡自己寫的,萬一老夫人真那么熟悉老國公的字跡……
只能祈禱了。
不放心,姜綰讓鐵鷹去慈云庵看看。
這一走,就是一個多時辰。
金兒站在窗外左瞧右看,都沒看到鐵鷹,心里急的不行,都想親自去慈云庵看了。
聽到有動靜,金兒探頭一瞄,見到一抹身影,她忙道,“鐵鷹回來了!”
話音一落,身影就清晰了。
哪是鐵鷹啊,分明是鐵風(fēng)。
金兒一臉失望,“怎么是你回來了?”
老夫人都承認(rèn)那份奏折是假的,找不找得到臨摹作假之人已經(jīng)不重要了。
鐵風(fēng)也不生氣,“幸虧我回來了,不然就真出大事了?!?/p>
金兒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