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本朝吏治嚴明,不似前朝,工部是個實打?qū)嵉挠退瞄T。工部的官員可不是個美差,百官對唐慎的做法有些意見,卻也不是十分在意。決定一切的大權(quán)再次落到了趙輔頭上。
三月初四,王溱動身前往金陵。臨行前,他在唐慎的額上輕輕落下一吻,聲音柔和:“景則可曾有過擔(dān)憂?”
唐慎送他出門,反問道:“擔(dān)憂何事?”
“你可知圣上一直支持于你,卻在你上奏特設(shè)造改部時,遲遲未有動靜?”
唐慎笑了:“圣上在擔(dān)心我,權(quán)勢過于大了。若我特設(shè)造改部,這一部必然全是我的親信。圣上所憂慮的,正在于此。師兄,我說的可對?”
王溱:“是是是,你十分聰慧,說的全中?!?/p>
唐慎嘆氣道:“這一次我是真沒了把握,這對于咱們圣上來說,可是動了他最不容忍的事。”
“為何要擔(dān)憂呢?”
“嗯?”
“你今年不過二十三歲,咱們陛下權(quán)衡朝堂的年頭比你的年齡還要大上一輪。其他事尚且好說,在此事上,這世上無人能與當(dāng)今天子相比。”
不多時,王溱便動身離開盛京,南下去了金陵。
三天后,唐慎也總算曉得趙輔要怎么用他。
“門下,朕膺昊天之眷命。工部既宣帝起,精業(yè)誠技,上有棟梁股肱,下有奇技巧匠。今特設(shè)造改一部,擴工部三十人,即日成命。”
“臣袁穆領(lǐng)旨。”工部尚書袁穆帶著其余官員一同接旨。
自此,工部造改部便落入唐慎手中。造改部可擴充三十人,趙輔對唐慎真是徹底放了權(quán),這三十人并不是說特意指派給唐慎,而是讓唐慎自己挑選,哪怕他挑二十個只有秀才功名的匠人,吏部說不定也會放人通過。
這樣的隆恩,令許多官員對唐慎更加另眼相待。
然而更多人卻十分淡定,并未對此懷有嫉恨。
遠在金陵的王溱得知找消息時,他正與自家四叔在瑯琊王氏品茶。王家的四老爺王慧雖然是個商人,卻也很清楚官場中的利害關(guān)系。家中有兩位當(dāng)朝一品高官,王慧耳濡目染,嘆氣道:“子豐,你說圣上會怎么做呢?”
王溱望著清亮的茶湯,明明上一刻他還夸贊這茶味道清冽,齒頰留香,如今卻默默放下了杯盞。
良久,他無奈地笑道:“只剩下銀引司了??!”
不日,唐慎再接圣旨,皇帝任命唐慎為工部虞部、水部和造改部三部之首,統(tǒng)轄三部。但同時明升暗降,將他銀引司右副御史的官職摘了,廢了副御史這個額外造出來的官位。同時還將另一位左副御史余潮生的官職也一同除去了,給了他另一個職位:江南銀引司指揮使。
唐慎早就猜到會有此結(jié)果,但他未曾想,還連累到了王溱。趙輔將王溱手中的權(quán)勢更分出了一些,給了余潮生。
他立即寫信一封,送去江南。
很快,王溱寫來回信。
“近日來夙興夜寐,偶得此事,更是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于入眠。原以為我與景則的名字,相伴一生,定會寫于史書之上,因這銀引司傳載千年。未曾想,不見了心上人,只見那余憲之。午時用飯,頓覺毫無胃口,虛瘦一斤。”
唐慎看了后,笑了好一會兒,仿佛看見了一臉正經(jīng)胡寫一通的王子豐。
他回信過去,七日后,王溱收到信,愣了好一會兒。
王慧正在一旁,好奇地問道:“可是唐景則的信?”
王溱捂著胸口,轉(zhuǎn)首問王慧道:“四叔叔外出經(jīng)商時,四嬸可曾給四叔叔寫過信箋?”
“……自、自然是寫過的?!?/p>
“哦,那便是沒有了?!?/p>
“……”
“此間情意,四叔叔怕是難懂了?!?/p>
王慧:“……”
這都什么玩意兒!
唐慎哪里曉得,他就回了封信,王子豐拿著這封信看了兩個晚上,舍不得放入書匣中。
那信上用飄逸的字,寫著重若千金的情話:“騙人前,你又忘了親我。師兄說話總是不算話的,然我與師兄不同。我與師兄的名字早已緊緊纏連,落于三生石上。哪怕青史千載,也未嘗不可一起。師兄可信,銀引司未必就勝得過造改部……”
往后的內(nèi)容王溱就沒怎么看了,并不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