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純樸的心意
為娘的人總是很敏感的,尤其是在面對自家孩子的問題上。李金鴿不敢說自己是多心細(xì)的人,但是相處一個多月下來,她也看出來了,這葉乘涼精明得緊,而且似乎還挺喜歡大壯的。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多想了,但是葉乘涼有時候看大壯的目光讓她覺得有點兒睡不著吃不香。
自從葉乘涼到了家里之后家里的生活條件是越來越好了,這是誰也否定不了的,可是如果葉乘涼真的喜歡了大壯可咋辦?
李金鴿嘆氣的次數(shù)無形間就變得越來越多了。
葉乘涼本就是個通透的人,又哪里會猜不出李金鴿心中所想,只是這時候說這些還為時過早了。他對張大壯還談不上什么情啊愛的,頂多是有些好感而已。張大壯虎背熊腰但人卻十分呆楞,心地又好,沒事逗一逗也是個樂子不是么?至于以后會變成什么樣,這就只有天知道了。沒準(zhǔn)他真的會跟大壯過日子,也沒準(zhǔn)他會搬出這地方,去更大的城市里發(fā)展,這些誰又說得清呢?
不過這也都是些以后的事情,眼下么,還是把錢賺到手再說吧,至少背的一身債得先還完。
&&&
雖說正是農(nóng)忙時節(jié),但是也有那家里地少人多的,育完種之后有一段時間空閑,比如從家里沒分出兩畝地的劉大同,還有一些其他人家的壯年,都在想著找些活干,補(bǔ)貼家用。這一聽說張大壯家里收柴,每天固定收好幾梱,便都來確定一番,看看是不是真有其事。
葉乘涼也不想鬧得一堆人坎了柴到他家來賣,到時候收不完也是個問題,便就讓劉大同幫忙找了兩個靠譜的人一起,柴么,也不止收四梱了,每天收六梱,偶爾多些也是可以,但是打得一定要好,可不能參差不齊的燒著都費(fèi)勁。
劉大同是實在人,又跟張大壯關(guān)系不錯,自然不會糊弄這些事情,便拉著兩個平日里關(guān)系不錯的鄰居抽著空打柴,一般都是上午犁了地,下午在山上打夠兩梱柴順路帶回來。雖然一天幾個銅錢不算多,但是聊勝于無不是么。
這日劉大同家的其中一個鄰居把柴送過來,便跟葉乘涼商量說:“阿涼小兄弟,你看今兒個我不要這柴錢,你給我換點糖行么?家里有孩子,我尋思著給她打打牙祭?!?/p>
葉乘涼一聽便說:“我當(dāng)什么事呢,那你等會兒,我這就去盛?!闭f罷直接去給盛出一碗來,約莫得有個半斤。雖說這里的碗碗口不小,但是比較淺,所以其實裝不多些,但是抵柴錢肯定是綽綽有余了。不過葉乘涼還是把柴錢也給了那人,說:“這糖也要不了幾個錢,柴錢你拿著吧,記得到時候幫我把碗送過來就行?!?/p>
鄉(xiāng)下人大多數(shù)還是樸實的,葉乘涼真覺得沒必要計較這點子?xùn)|西。這些人厚道,得了好自然就會從另一方面回報。
葉乘涼猜的沒錯,那人道了謝回去的時候就在想,明兒個一定得把柴梱扎得更粗才行,他可知道這糖不便宜,要是一般人家哪里會一送就送這一大碗,可見這葉乘涼也挺好相與的??磥淼酶饷娴娜苏f說,這大壯家的糖做得成好吃,要買糖就上他家來買。
要么說葉乘涼是屬狐貍精的呢,見幾人活干得好,又得知家里都是有孩子的,便付了柴錢的同時也給每人送了碗飴糖,包括劉大同家,想著平日里給孩子們當(dāng)個零嘴兒。
本來村子里就幾乎是沒幾家能吃糖的,一般也都是逢年過個節(jié)的桌上見點甜頭,所以誰見了這東西都喜歡,因此葉乘涼的名聲在村里是漸漸傳開了,得了好處的誰不夸上兩句?不過這糖一直是供不應(yīng)求,再加上也不是家家吃得起,所以村里真有人來買葉乘涼也賣不多少,多數(shù)還是送到司徒塵飛家的。
這日劉大同過來還碗,葉乘涼便把人請進(jìn)了院子里,尋思著跟劉大同商量些事情。如今這糖賣得越來越好了,原料用得也是越來越多。之前跟大壯去鎮(zhèn)上買的早就用光了,這幾天都是用的海青弄來的原料。不過海清說到底不是莊稼人,買這些經(jīng)驗遠(yuǎn)不及劉大同老道,有一批里的麥子明顯半好半壞。還好麥子的用量本就是不多的,又是取芽,所以沒太多影響。但葉乘涼覺得這總歸不是個事,萬一哪天主料里被摻了水咋辦?
而且之前因為沒地方放,每次也是買不多少,但如今有兩間屋子了,多買些也沒問題。
葉乘涼的意思是,不如就讓劉大同叫上那兩個打柴的人,到時候跟張大壯一起去鎮(zhèn)上多買一批回來,至于牛車方面,肯定也是不白用,誰家出了車自然會多給上幾十個銅錢。家里有牛的這會兒誰不拉到地里犁地用???那買得起牛的家里都不是地少的,不給錢人也不能干。
李金鴿剛把碗刷洗了出來,聽到葉乘涼跟劉大同說起買原料的事,便也忍不住插了一嘴,“阿涼啊,那你不跟著一起去么?”
葉乘涼說:“大娘,我就不去了,我要是去了這糖沒法熬了。到時候有劉大哥在,肯定沒問題的?!?/p>
劉大同也說:“放心吧嬸子,我跟大壯兄弟去,肯定能把這事辦好。”
李金鴿還是有些擔(dān)心,主要是這兒子不比去服徭役前那般聰明,如今這腦子跟漿糊似的,也不知能不能轉(zhuǎn)過來彎。好在這劉大同倒也是她看著長大的,跟大壯關(guān)系還挺親厚,只能指望他多幫襯些大壯了。
當(dāng)晚劉大同就跟村里幾家有牛車,又比較厚道的人家去說起這個事,便定了其中兩家地相對比較少的,說好了到時用一天牛車,給四十個銅錢。
葉乘涼得了消息趁夜把錢數(shù)了出來,還多給拿出了七十個銅錢,讓張大壯遇上什么想吃的就買了吃,另外再捎回來兩斤豬肉,又跟張大壯說需要買多少糧食,然后去司徒家把這事跟海青也說了說,讓他以后不用再糾結(jié)這買原料的問題了。
海青現(xiàn)在偶爾也在葉乘涼面前露一眼了,雖然還是那張被欠了錢的死人臉,但是至少也能跟葉乘涼說上兩句話,比如:那個米我看長得都一樣,怎么分好壞?
明明是問問題,但是沒有半點疑惑的表情……
第二天一早,劉大同就跟套了牛車的另兩個人一起與張大壯出發(fā)了,四個男人倆牛車,葉乘涼看著他們出的村頭。
由于原料剩下的也不多,今天也就能熬出三十來斤的糖,葉乘涼就想著趕緊把這糖熬出來之后去地里把菜園子好好收拾一下,然后找個日子把這個時節(jié)能種的菜都先下上種,省得天天吃肉吃干菜,也是夠膩人的。
李金鴿如今手藝也熟練了,眼睛也是比原來又好了一些,便笑說:“你去地里忙活去吧,這糖我看著就成,省得你天天惦記那片菜園子?!?/p>
葉乘涼起身拍了拍衣裳,“那成吧大娘,您有事只管叫我?!?/p>
伺候地才是他的本命,制甜品只是一大愛好。
先前收拾雞舍那房子的時候農(nóng)家肥都被葉乘涼撒到園子里了,如今天又暖和,這土好好松一松,把農(nóng)家肥混合之后澆上些水,等天暖和了種上的種子不多日便能發(fā)出芽來。葉乘涼拿著耙子,把地都好好犁了犁,又花了些功夫給它們用一條條的小壟分成了馬賽克一樣的塊,大小不等,像土豆之類的需要多種一些的則留了大塊的地,像蔥一樣不占太多面積的則留了小塊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