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爺,臣女要賣身葬父,您買么 7
那日縱情的最后,莫止薇只記得她仰著脖子緊扣他雙肩的哭泣求饒。
自那晚后,趙承靖也不勉強她,依然依著她意思讓她留在齊府,只夜夜回轉(zhuǎn),夜訪香閨,與她交頸纏綿。
堂堂的瀛川王,為了她,仿成了個竊玉偷香的小賊。
他原以為自己不是重欲之人,遇到她方知只是因為不是那個對的人。趙承靖正值龍精虎猛的年紀,卻體貼她柔弱的身子,并不舍得讓她日日承歡,以他的體力,夜御數(shù)女也是等閑,如今哪怕只是單純的擁她入眠也覺知足,心里缺失的某一處似被圓滿了。
趙承靖性格沉穩(wěn),內(nèi)斂方正,刻板的有些無趣,從不會像毛頭小伙般與她言語訴衷情,莫止薇也從來沒有想要幼稚執(zhí)拗的去問他為何自己會得了他的青眼。兩人默契的維系著彼此間緩緩涌動的沉默情愫。
一切盡在不言中,多余的話語都不需要。兩情若能相悅,有時只是片息交眸的瞬間,你就能心下清晰了然的對自己說,等到了。
莫止薇也一如往常的過著她鮮有人打擾的日子。自從那日齊止蘭在她這里受了驚嚇后,很是消停了一陣子,小楊氏聽聞后,自是想來給她頓教訓(xùn),卻不知道因為什么顧忌,最后沒有親自前來,只是再往來送食盒的丫鬟帶來的是更加令人難以下咽的飯食。
莫止薇當然不會在乎這些,她的食欲越發(fā)減弱,身體并沒有受多大影響,也就懶得計較。她自有辦法報復(fù)回去,趁人不注意,各種藥粉下的不亦樂乎。只是在對著因為她不按時進食而沉下臉色的瀛川王時,她總是乖乖吃下他帶來的特意命人精心烹制的飯肴。
不是怕他,而是不忍。他是這世界唯一對原主好的人,不忍心他有一點點不如意。
莫止薇等著看齊正的下場。她隱約能猜到些瀛川王與皇上的安排,既然他讓她放心,她便安心的等著即好,讓那些人再蹦跶幾天有什么呢。
在她的耐心等待中,在皇上和瀛川王的暗中布置,耐心下餌中,京城北門卻在某日黎明迎來一騎血跡斑斑的傳信兵,打破了這滿城的歌舞升平。
北疆羌族又反叛了。
從3年前瀛川王帶兵鎮(zhèn)壓北境暴亂,平定北疆后,這些以往的游牧民族就暫時蟄伏了起來。誰想到會又突生變故。這些年,啟平帝自登基后對這些不安分的部族都是采用半打半撫的政策,可是這些胡族是降了反,反了降,一昧生事。趙承元還是年輕氣盛的帝王,如果不是朝內(nèi)望重的老臣力勸他以穩(wěn)定民心,安撫各族政策為重,他更愿直接在戰(zhàn)場上廝殺到服氣為止。
這回再面對這些反復(fù)無常的游民,他終也失了耐心,有人要做這出頭的雞,他自然愿意砍下這頭來儆猴。朱筆一批,圣旨一下,命瀛川王震北大將軍趙承靖,率二十萬震北軍,即日發(fā)兵北境,平定暴亂。
既然勸不服,那就打服了。
天子一怒,伏尸百萬。
臨行前晚,兩人抵死纏綿。
莫止薇并不會如尋常送郎上戰(zhàn)場的婦人般擔驚受怕作軟弱狀。更不會哭哭啼啼請他留下別去冒險。
她怎么會擔心呢,這個男人如此英勇不凡,驍勇善戰(zhàn)。她不會開口挽留,也留不住他,若他真答應(yīng)了,那就不是她心目中的瀛川王了。
他是天生的英雄,震北大將軍,戰(zhàn)神趙承靖。
兒女情長,不能讓他英雄氣短,而且她信他,她篤定著他會帶著叛亂羌人的頭顱平安歸來。所以她言笑晏晏的送他離開,帶著信賴與崇敬的眼神。
瀛川王安排好出征行軍各項事宜,本該領(lǐng)著親兵直接出城,還是沒忍住跨馬來與她臨行告別。
這一去也許要數(shù)月才歸,齊正那件案子背后牽涉人眾,現(xiàn)在自己要離京,只能暫時擱淺。其實也有好處,趁著他們覺得松口氣放松警惕時,能挖出更多有用的東西?,F(xiàn)在只能安排暗處的人繼續(xù)密切監(jiān)視。至于她的身邊趙承靖更是安排了妥帖的心腹看顧,有何變故自然能立即報得他處。
而且這個古靈精怪的小女人,也不是如外表看上去柔弱不堪,總能給人驚喜和意外。
趙承靖撫摸她鬢發(fā),深深注視她半晌,堅定的轉(zhuǎn)身離去。
他身著照夜明光鎧,肩披獵獵火紅大氅,高大魁梧,英偉不凡,如神祗般俊朗。
看著他遠去的身影,莫止薇心里默默發(fā)現(xiàn),原來她還有著終極制服控這個隱藏屬性……
小院又回到她一人獨居的情景。心情好時,她學(xué)著那幾本醫(yī)書上的記載,鼓搗出好多稀奇古怪的藥粉藥丸。
覺著無趣時,便把最簡單易制的通腸藥偷偷下在大楊氏飯食中,讓這老太太在外應(yīng)酬時當眾弄了幾次丑,羞躁的不敢出門,還引得慣會賣乖的小楊氏日夜在榻前侍疾,累的她憔悴不堪,本是保養(yǎng)的風(fēng)韻猶存的少婦被折騰了這么幾次也顏色衰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