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晉源進來將佑德帝的話,一字未動照搬了過來,俞晨聽了啞然失笑:“陛下消息倒是靈通,而且還得讓我主動去孝敬他老人家,也真是,輪到孝敬也該先由的兒子們來。算了,我們自己的地方先慢點,等酒館的窗戶都安裝好,就將作坊里生產(chǎn)出的琉璃先盡陛下那邊吧,嗯,還有后君那里也不能少?!彼胂攵芗覄倓傉f的作坊一天的出產(chǎn)量,應該這兩天就能夠提供上。
駱晉源面上不好說,但心里也很認同晨哥兒的話,那些個皇子,哪個腰包里少了銀子了,怎就沒一個起起來自掏腰包給陛下買琉璃呢,就連六皇子也在他鄙視的名單之列。“不必著急,慢慢來就是,先將這書房里的窗戶安上才是,嗯,還有藥房那邊?!彼€心疼晨哥兒呢,晨哥兒平時多在這兩處地方,先要弄得亮堂一些才好。
俞晨心里暗笑,沒想到駱晉源也被他影響得不再以佑德帝為第一要務了?!皩α耍n將軍一回來就給他家哥兒將親事定下來了,是定給了程侍郎家,他家公子是今科進士進了翰林院?!苯裉焐铣瘯r碰到韓將軍,他還特地跟自己說了聲。
“是大長公主之前看中的嗎?其實程家也不錯啊,起碼比那八皇子好得太多?!庇岢肯胂?,能剛回來就將親事說定,可見是之前就看好了的,不過相看的肯定是大長公主,而不是看中八皇子身份的韓夫郎了。
看來大長公主還是顧慮到武將的特殊,未給自己的孫兒說到武官人家中,韓將軍會對自己夫郎有所容忍,也是因為長期在邊關兩地分居吧,程侍郎也算文官之列,又與后君走得比較近,尤其是在眼下的形勢中保持中立,這一點想必對于身在邊關領兵的韓將軍來說尤為重要。
不過這么一來韓夫郎肯定要氣壞了,這一次他相公沒站在他那一邊,反而支持大長公主的決定,豈不是打他的臉?!斑€有,他家大公子被韓將軍扔到京郊訓練營里了,說等到回邊關時要一起帶走?!瘪槙x源又說。
俞晨幸災樂禍地笑了下,這次韓夫郎可不止是氣壞了,估計得氣炸了,看來韓將軍還是非常拎得清的人。
的確如俞晨所料,韓夫郎因相公回來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被他雷厲風行的兩番舉動給氣得暈過去了,等到醒來,又被身邊的人告訴他,將軍將府務重新交給了大長公主,讓韓夫郎留在府里靜養(yǎng)身體。
韓夫郎氣得差點吐血再次昏厥過去,等到終于見到韓將軍的面就與他吵起來。
他認為都是大長公主在后面攛掇的,挑撥他們夫夫的關系,否則怎一回來就給海珠定下了程家的親事。
他就看不過大長公主一副什么事都掌握在手中的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所以處處要強,生下的孩子也自己教養(yǎng)少讓大長公主近身,只有海珠,因為那時長子要啟蒙,才不得不丟開了手,說到底在他眼中,還是身為漢子的長子來得更加重要。
他知道大長公主身份貴重,在外人面前他始終要低頭,可他不甘心,以為自己同樣可以復制大長公主的道路,不就是在陛下奪嫡的時候站對了位,才得到陛下的敬重。
如今他相公手握兵權,自己外家在文官中又有一定的影響力,從龍之功對他來說并不那么難以得到,如果不是三皇子年紀大了海珠不少,早有了正君和嫡子,嫁給三皇子才是最好的選擇,將來三皇子上位他就是后君的爹親了,比之大長公主的身份只高不低,只是他也知道讓海珠做三皇子的側君不合時宜,這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選擇八皇子。
在他看來,就是大長公主這個老東西阻了自己和兒子的前程,大長公主見不得自己身份越過他去,所以才會如此打壓。
韓將軍聽到自己夫郎對自己爹親如此不敬,一巴掌甩了出去,冷冷地看著跌倒在地上的夫郎。
韓夫郎從來沒想過自己相公會有對他動手的一天,驚愕之后就是大怒:“為什么我就不行?當初大長公主不也因為選擇了陛下才有如今的地位,現(xiàn)在為什么我們就不能選擇三皇子?你在邊關沒看到朝廷里的情形,現(xiàn)在就三皇子四皇子爭鋒,可誰都看得出還是三皇子在朝為官中更有影響力,優(yōu)勢更大,我做這一切還不是為了韓家!”
韓將軍沒想到爹親還是說輕了,武將的戾氣不加掩飾,斥道:“我看你是鬼迷心竅,韓家還輪不到你來作主,你就給我留在家中好好靜心,外面的事不用你來沾手?!闭f完轉身就走,離開前又吩咐人將主院守好了,來到大長公主這邊。
韓海珠趴在祖嬤膝蓋上,看到父親過來退了出去,如今這樣的局面也并沒讓他有多少快意?!鞍⒌?,是兒子不孝!”
韓將軍跪在大長公主身前請罪,原本因為他長駐守邊關,自覺對不起娶回來的夫郎,所以明知道夫郎有與爹親較勁的跡象,但看到爹親并不在意所以也只當沒看到,沒想到卻因為他這樣的縱容,讓夫郎生出這樣膽大的心思。
大長公主嘆了口氣,伸手摸了摸他頭:“你終究是我兒子,我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你。你夫郎只看到韓家如今的風光,卻不知道當初陛下奪嫡過程中的驚險,就是前段時間大皇子和五皇子的事,多少官員落馬,我以為你夫郎會意識到其中的驚險,卻不想讓他對三皇子更加看重了?!?/p>
“兒子不在京城,家里多虧有阿爹,兒子也是那段時間沒在京城才能沒牽扯進來?!表n將軍早已明白那時阿爹不讓回來的意思。
“你也看好三皇子嗎?”大長公主看著他問,想知道自己兒子的真實想法,畢竟從龍之功的確誘人,否則也不會死了一批官員又有一批官員搶著站隊。
韓將軍想了想說:“目前來看的確三皇子和四皇子有奪嫡的能力,與四皇子相比,三皇子更加穩(wěn)重一些,但是兒子回京見了陛下,絲毫看不出陛下前段時間大病一場的跡象,難道之前傳言不實?”也正是因為見過陛下,才讓他堅定地站在爹親一邊,當然,沖著八皇子的名聲,他也不可能將海珠嫁過去,這門親事不管如何是好都不會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