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微一沉吟,低聲傳令,令手下兵將排陣,甲兵在前,盾兵在后,中鋒突進,左右翼則暫時回撤。
蘇玄一眼就看穿了李裳的意圖,搖了搖頭說:“殿下真是狠心,害怕我在這里埋下有火藥,因此想讓外圍甲兵當做肉盾嗎?”
李裳道:“蘇玄,無論你再怎樣故弄玄虛,被我大軍包圍都已是事實,我勸你還是及早投降,將陰謀說出來,我或許還可以留你一命?!?/p>
蘇玄道:“陰謀就是,當初我勸殿下將所有大軍全部調往平洲,集中兵力直取京城。”
他微微一笑,說道:“你讀了許多兵書,但是實戰(zhàn)經(jīng)驗尚未磨練出來,還不懂一個道理——有時候,并非兵力多者為勝?!?/p>
若是按照一般人想當然的思路,以十五萬大軍對一萬,就是一人上去一腳,也能把對方給踩死了,但是事實遠非如此簡單。
要指揮的終究是人。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目的,所謂名將,不光需要武藝高強,長于謀略,更重要的是,麾下無論有百人、千人,還是萬人,十萬人,都能做到指揮若神,萬軍合一。
上一世,李裳沒有這么急躁地接管齊瞻手下勢力,他能夠調配的兵將是一點點增多的,勢力逐漸壯大,這樣循序漸進,雖然過程艱難,但也穩(wěn)妥。
而如今,在蘇玄的一手推動之下,李裳看上去風光到了極點,實際上他本人沒有經(jīng)歷過足夠的歷練,手下兵將也并非各個忠心,甚至各個部隊之間還存在著齟齬不滿,為李裳埋下了致命的敗因。
李裳心中一沉,卻不中蘇玄動搖軍心之計,輕蔑一笑:“我不勝,那么誰又會獲勝?就憑你?”
蘇玄道:“當然不是?!?/p>
李裳順著他的目光回過頭去,臉色瞬變。
身后有伏兵!
其實在追擊蘇玄之前,他確實想過了對方故意引誘,在這里設兵伏擊的可能性,但平洲城目前由李裳掌控,人數(shù)多了他不會察覺不到,人數(shù)少了在他這里難占優(yōu)勢。
所以比起伏兵,他反倒更加擔心火藥陷阱這一類的埋伏多一些。
可此時,從后方圍上的兵馬雖然不多,卻是出自梁國!
他怎么也想不出這些人是如何過來的,卻只聽為首那人高聲喝道:“八皇子,你為了立功回國不擇手段,竟然想出冒充郢國皇室血脈的辦法,挑撥梁郢兩方生亂,實在是做的過了,還不速速與我回國請罪!”
李裳說道:“一派胡言!”
他可不想再與梁國正面交鋒,正欲領兵突圍,此時此刻,卻已經(jīng)到了午后時分。
身后的海水,開始漲潮了。
由于海水常年的漲潮退潮,不光帶來了大量的泥沙,還浸泡著這里的地面,使得地上積了厚厚的淤泥。
因為天氣寒冷,將淤泥中的水分凍硬,并不影響將士們的行動,所以方才竟然無人注意,而此刻被洶涌而來的海水一泡,腳下頓時如同泥濘的沼澤一般。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