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秩序
道德感和自我約束的能力幷不是人類最初原始的本能,人類的本能是獸性,是掠奪,是繁殖。
在進化和發(fā)展的過程里,我們建立了公序良俗和以家庭為單元的社會細胞體。我們被教育要克制自己的行為,維護自己的名譽,懷有善良的道德感。
小孩子其實是擁有很良好秩序感的群體,一方面是處于社會信息的初始接受階段,在被教育的源頭,一片空白,畫什么是什么;另一方面是還沒有形成反抗機制,沒有受到過沖擊,沒有懷疑過自己被教導(dǎo)的知識、理論、規(guī)則。
道德感和要求感情忠誠這件事,也是慢慢變得無所謂的。
小網(wǎng)紅在高中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母親出軌了,母親晚上八點會洗澡噴香水后,說她要去某個阿姨家打毛衣,當她蠢嗎,打毛衣需要穿新買的裙子噴香水嗎?
后來是頻繁地看到對方的短信和微信,“你今天來嗎?”
以及打電話后母親匆忙地掛斷。此地無銀三百兩地說:“這是我們單位的小尹,是同事,不要多想,不要告訴你爸爸?!?/p>
當爸爸也蠢嗎?
父親比母親大十歲,此時父親已經(jīng)五十,但母親四十,愛美又保養(yǎng)得好。連小網(wǎng)紅都知道他們感情不好,是上一輩撮合介紹,父親家當時條件不錯,母親為了幫助弟弟上他們縣城最高的中學(xué),同意了這門婚事。
年齡差距多大,父親懶散,不浪漫;母親為了博一個“賢妻”的名頭,包攬了所有家務(wù)。兩人在家基本是各自玩手機看電視的狀態(tài),沒有感情交流。
小網(wǎng)紅初中時母親人流了,唯一的一周看到父親殷勤,笨拙地體貼著。但是母親自那以后就開始憔悴下去,整個人暴躁起來。一點小事就大罵女兒和老公,從此夫妻分房睡了。
小網(wǎng)紅發(fā)現(xiàn)母親出軌時,是及其憤怒和為之羞恥的。
但看到母親出軌以后,居然變得快樂生動了起來,整個人變得溫柔,甚至討好地給自己一瓶香水,說是尹叔叔去香港給自己帶的。
小網(wǎng)紅覺得,父親未必不知道。
沒有人被傷害,但是大家都很快樂。
小網(wǎng)紅覺得,算了。
她教母親設(shè)置微信消息,通知不顯示消息詳情。讓她以后盡量發(fā)微信,別發(fā)短信。
母親驚慌地看著女兒,覺得自己暴露了什么。小網(wǎng)紅說:“微信不要錢??!別發(fā)短信了?!?/p>
從此再也沒管過母親的事。
但對自己的事她依然保有良好的自我道德約束,高二的時候和男友相戀,但直到大二分手,她都沒有出軌過。
可以接受母親出軌,但無法接受男友有女性好友幷且一直為對方解釋。
小網(wǎng)紅也覺得自己挺矛盾。
后來的時間里小網(wǎng)紅打開了道德束縛的一個開關(guān),開始不節(jié)制地跟所有喜歡的男人交往,有的彼此知道,有的不知道,有的知道了以后不能接受,那就好聚好散。但也沒有亂性,是真的,每一個上床的男人都是喜歡的。
但小網(wǎng)紅覺得自己還是有點底線,和攝影師分手后,覺得自己是無論如何都不能碰他侄子的。
但攝影師輕描淡寫地隨口問自己:還想嗎。
她又突然覺得,她沒害人,攝影師也不喜歡她。
不需要證明給誰看自己是個好人,也不需要自我肯定和感動的道德感……
小可愛鮮嫩多汁,為什么不吃。
但自我“道德感”降低后,小網(wǎng)紅覺得自己幷沒有變成一個社會垃圾,相反,在想通了許多事情后,反而建立了更高層次的內(nèi)心秩序準則。比如更愿意幫助別人,對人類的苦痛更有同理心了,從某個層面上講更善良了。
小學(xué)生捐款、地鐵讓座,有種“使命感”、“責任感”和“一板一眼的表現(xiàn)欲”。但小網(wǎng)紅現(xiàn)在在路上給人指路,往上給人捐錢的時候,心里是哦懷著善意的。
不是未經(jīng)污染的無知的善良,而是見得越多,越形成了自己的標準,確定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