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度狐
謝靈涯感覺到施長懸也走過來了,兩人對視一眼,他把唐啟僵硬的頭轉(zhuǎn)了一下,不再對著窗外,然后比了個噤聲的手勢。
唐啟表情十分僵硬,又透著一些疑惑。
謝靈涯小聲道:“狐戴髑髏拜月,是在修行,不要打擾?!?/p>
看來那幾個頭蓋骨就是被它們拿走的,唐啟還以為是附近村的大膽小孩。
傳說狐貍經(jīng)過修行,能夠從狐身化成人身,還能修成正果,民間歷來就有供奉狐仙的風(fēng)俗。尤其唐初以后,此風(fēng)盛行,大小村落里都有祭祀狐仙的。
有民間傳說,狐貍戴著髑髏拜月,髑髏不墜,就可以化為人形。但化人條件當(dāng)然不可能這么簡單,戴著髑髏拜月就夠了嗎?
其實,那已經(jīng)是修煉到最后的關(guān)竅了。
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是因為人的頭腦、思想。狐貍也具有一定的智慧,所以比其他動物更容易成精。不過這種智慧也是相較其他動物,比起人還是差遠(yuǎn)了。
于是,狐貍頭頂著人的髑髏拜月,一方面吸收太月精華,另一方面以期獲得人的思維,方能得道。而髑髏這個部位,正是人生前主魂所在。
這幾只狐貍可能是有一定靈性,所以知道偷髑髏來修行。謝靈涯讓唐啟不要作聲,是怕打擾了狐貍修行,它們心中記恨。
唐啟小雞啄米一樣點頭,又想繼續(xù)往外看,又不太敢,因為謝靈涯沒解釋全,他想的盡是沒想到世上還真有狐貍精,它們會不會來抓我的天靈蓋啊。
“那現(xiàn)在怎么辦啊……”唐啟又小聲說,“今晚還辦法事嗎?”
謝靈涯也犯難了,這頭蓋骨是出現(xiàn)了,但是在狐貍手里,誰知道狐貍還不還回來了,他不禁問施長懸:“它們聽得懂人話嗎?我只會和鬼交流啊?!?/p>
唐啟:“……”
施長懸:“如果是老狐,可能聽得懂。”
謝靈涯趕緊開始穿衣服,他想出去守著,想辦法把頭蓋骨要回來。狐貍借頭蓋骨修行可以,這算是它們的本能吧,但無意中害得別人尸骨不全了。
唐啟哪敢一個人留在這里,趕緊也穿好衣服,跟著出去。
謝靈涯繞到房子旁邊,上矮崖可沒有大路,得爬,但一動就會打擾到狐貍了,讓人很犯難。
這時,有兩只狐貍把頭蓋骨拿了下來,叼在嘴里,又碰了碰旁邊那只小一點的狐貍,小狐貍?cè)鐗舫跣岩话?,也照樣取下頭蓋骨。
再看天上,難怪,月亮已經(jīng)躲進(jìn)烏云里了。
眼看三只狐貍要帶著頭蓋骨鉆回林子里,謝靈涯急了,喊道:“等等,骨頭還我??!”
三只狐貍一聽到聲音,卻是毫不猶豫地躥進(jìn)了草木中,無影無蹤。
謝靈涯:“……好像確實聽不懂人話?!?/p>
就算聽得懂,可能也不會理他吧。
謝靈涯很郁悶,“這怎么找得到啊,施道長,有沒有什么符可以用?”
古代進(jìn)山是尋常事,所以道家中也有很多可在山里用的符箓。他們又不是打獵的,隔著那么遠(yuǎn)能把狐貍捉住。
唐啟也很郁悶,“不會本來啥事兒也沒有,狐貍偷了頭蓋骨,那些‘好兄弟’反而因為尸骨不全鬧起來吧?”
施長懸想了片刻道:“那幾只狐貍看起來有些靈性,試試說《常清靜經(jīng)》把它們喚過來吧。”
“這樣?”謝靈涯琢磨了一會兒,“確實可以試試?!?/p>
唐啟不明白了,“什么意思?”
……
唐啟跟著謝靈涯他們倆,氣喘吁吁地爬到了矮崖上,然后看到謝靈涯席地而坐,把手機(jī)拿出來,對著手機(jī)上的字念道:“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yǎng)萬物。吾不知其名,強(qiáng)名曰道……”
這是《太上老君常清靜經(jīng)》,謝靈涯之前在劉伯合講經(jīng)時記下了,但為防錯漏,還是謹(jǐn)慎地用手機(jī)搜出來照著念。
唐啟一聽也知道是道家經(jīng)典,但他不知道為什么施長懸和謝靈涯說念這個能把狐貍喚過來,但今晚已經(jīng)發(fā)生過令他各種驚嚇不解的事情了,也不急著現(xiàn)在就要解釋,所以他索性一屁股也坐在一旁的石頭上,手撐著膝蓋看謝靈涯“表演”。
不過聽著聽著,唐啟還真聽出幾分滋味,雖然聽不懂其中意思。
謝靈涯聲音清越,在林中念經(jīng)更有種空靜之感,速度不疾不徐,帶著奇異的節(jié)奏韻律,令人不知不覺也心平氣和了。
《常清靜經(jīng)》不過幾百字而已,沒幾分鐘就能讀完。謝靈涯反復(fù)誦讀,在他讀到第七遍的時候,聽入神的唐啟,忽然聽到后方草叢里悉悉梭梭的聲音,過了兩秒才反應(yīng)過來,側(cè)頭去看,草叢縫隙里赫然有幾個綠點兒。
唐啟驚了,這是反光的狐貍眼睛啊,什么情況,狐貍還真來了!
他心道我去,難道是來聽念經(jīng)的,這狐貍是真的成精了吧?
謝靈涯也看到了那幾雙眼睛,不過他并未停下來,念完這第七遍后,又開口解釋剛才念的經(jīng)文:“道,先天地而不見其始,后天地而不見其終。無形無狀,無物不是道,無物是道。所以說大道無形……”
原本蹲在大約八九米外草叢里,警惕聽著的三只狐貍,這會兒竟是鉆出了草叢,一步一步靠近了謝靈涯的方向,不過那三個頭蓋骨卻不見蹤影。
月亮再次從云中露出來,加上不遠(yuǎn)處的燈光,可以看到它們土黃色的皮毛和棕黃色的眼睛,不時轉(zhuǎn)動著,防備一旁的人。
謝靈涯不動聲色,解釋完一遍后,三只狐貍距離他只有兩米了,大眼瞪小眼。
謝靈涯慢慢伸出手來:“還我?!?/p>
小狐貍在大狐貍懷里扭動了一下,磨蹭著腦袋,斜著眼睛看謝靈涯,兀自撒嬌,大狐貍則舔著小狐貍的被毛。
謝靈涯很氣,“聽經(jīng)就會聽,讓還東西就聽不懂啦?”
——之前劉伯合教抱陽觀的居士們學(xué)習(xí)經(jīng)典時就提到了,經(jīng)文一定不能念錯,私下熟練了才能公開誦習(xí),否則傷人傷己。與之相對,念對了,就是度人度己了。
道家說誦經(jīng)獲福無量,一個人誦經(jīng),不止度人,度己,還能度十類萬靈,路過的生靈都跟著沾光。如果里頭有靈性的,更是能聽經(jīng)悟性。
施長懸和謝靈涯就是想,這狐貍都會拜月了,想必有一定靈性,就試試在這里念經(jīng),它們聽到了,如果有心沾這個光,自然會出現(xiàn)。
且聽經(jīng)悟性,比起戴髑髏拜月修煉,也一點也不遜色,且謝靈涯先前念經(jīng),看它們躲在草叢里,就又講解了一遍。
玄門以道、經(jīng)、師為三寶,道無經(jīng)不傳,經(jīng)無師不明。不是人人都有謝靈涯這樣的領(lǐng)悟力,經(jīng)典口口相傳,秘訣出師口,入徒耳。因此,這就更難得了。
謝靈涯便想可以借機(jī)讓狐貍把頭蓋骨還來,就當(dāng)做個交易。這樣也不用使用暴力,狐好,尸好,大家好。
而這幾只狐貍也的確出來了,不過它們悟到什么沒有謝靈涯不知道,裝傻謝靈涯倒是看出來了。
施長懸看看,卻是道:“應(yīng)該是還要東西換吧,事先沒有約定好聽經(jīng)就還髑髏?!?/p>
謝靈涯:“……”
……謝靈涯覺得自己把它們想得太甜了,要么就是他太甜了。按照謝靈涯看過的傳說故事,這動物聽什么道士、高僧講經(jīng),都會自覺奉獻(xiàn)一點什么,狐貍們倒是會算賬,一碼歸一碼。
沒辦法,謝靈涯只好讓唐啟去拿些吃的來。
唐啟原本遠(yuǎn)遠(yuǎn)看著狐貍頂頭蓋骨拜月,心里很害怕,但也不知道是剛才謝靈涯念經(jīng)的作用,還是這些狐貍耍賴導(dǎo)致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什么畏懼了。
他也不好再把其他人扯進(jìn)來,免得把野狐嚇走了,自個兒拿了礦泉水、兩個大碗公還有一些肉過來。
謝靈涯把礦泉水?dāng)Q開,倒進(jìn)碗里,兩個碗放在面前。
狐貍們蹲著看他倒好了水,便施施然走過來,埋頭先舔了幾口水。那小狐貍更是半張臉都扎了進(jìn)去,一甩腦袋,又在旁邊的碗里咬住了一塊雞肉。
兩只大狐貍等小狐貍嚼了一會兒后,才各自迫不及待地扒了一塊肉,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唐啟不禁道:“它們能變成人嗎?”
就跟故事里的狐貍精似的,變個大美女。
“應(yīng)該不行,這不還在修煉么?!敝x靈涯說道,目前來說,它們應(yīng)該還在開啟了智慧這一步吧。
畢竟這年頭,野生動物修行不容易?。?/p>
山林面積減少,棲息的地方都少了,到處都是人,這幾個小家伙,看這吃相,平時怕是吃都不一定吃得飽。
“吃飽了東西得還給我啊,”謝靈涯在旁邊碎碎念,他怕狐貍太精了,又不認(rèn)賬,“別以為你們是國家二級保護(hù)動物就能耍賴了……”
唐啟&施長懸:“……”
三只狐貍把肉吃了個精光,肚子都鼓了起來,又喝礦泉水,把身上的皮毛舔得油光發(fā)亮,如此吃飽喝足了,大狐貍才用腦袋頂了頂小狐貍。
小狐貍叫了幾聲,往草叢里走,一步一回頭。
大狐貍催促地叫了一聲,小狐貍便一下躥出去了。
謝靈涯也是手賤,在后頭擼了一下大狐貍的尾巴,這狐貍長得和狗有那么點相似,但尾巴大而蓬松,他從上擼到下。
狐貍一下回過頭來,謝靈涯早已把手收回去,無辜地看著它。
大狐貍慢慢把尾巴摟到身前舔了舔,眼中帶著些許“狐疑”。
施長懸在旁邊看到這一幕,眼中不禁帶上一絲笑意,不過夜色中誰也沒發(fā)現(xiàn)。
過了大約三四分鐘,小狐貍才回來,它慢慢悠悠地從草叢里鉆出來,頭上頂著三塊疊在一起的頭蓋骨,把耳朵都壓得向兩邊塌下,大概是怕掉下來。
走到謝靈涯面前后,小狐貍才一低頭,三塊頭蓋骨便從它頭上滑了下來,然后對謝靈涯叫喚了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