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三人在官衙里都備置著常服,等下了衙,換上常服,就往仙客樓而去。
潘賓,魏玉和唐泛三人都是科舉晉身的官員,潘賓是唐泛的師兄,魏玉則是成化八年的進士,細論起來,大家都有不少共同話題,潘賓雖然平日里很喜歡擺架子,人也有點小氣愛計較,但不僅是魏玉和唐泛的上官,而且作為官場前輩,也比兩人多了不少經(jīng)驗,指點教導綽綽有余,是以這頓飯,大家言笑晏晏,賓主盡歡。
等他們從酒樓里出來的時候,時間還早,不過酉時過半,還未夜禁。
潘賓和魏玉早有家人等候在包間外頭,護送二人回去,唐泛一個人住,既無家丁也不需要小廝,眼看天色還不晚,在將兩人送出酒樓之后,就自個兒走路回家了。
古代房價也不便宜,尤其是京城的房價,寸土寸金,皇帝又小氣,自太、祖皇帝起,每年也發(fā)不了幾個俸祿,許多外地來京城上任的官員買不起房子,品級又還沒達到朝廷賜宅的地步,只能像唐泛一樣成為北漂一族——租宅子住,有的官員更慘一點,甚至只能借住在同僚家中,說起來都是一把辛酸淚。
唐泛租住的那地方,交通便利,離官署也不遠,要不是因為那個院落是李家人怕鬧鬼而隔出來的小地方,沒法舉家遷入,也輪不到便宜唐泛這種單身漢了。
傍晚的京城晚霞滿天,叫賣小食糕點的,喊孩子回家吃飯的,相熟的人互相打招呼聊天的,熱鬧喧囂,別有一股生活化的市井氣息。
唐泛走入柳葉胡同的時候,正巧看見李家婢女阿夏從李家門口走出來,準備去敲他的門。
唐泛:“阿夏?”
阿夏回過頭,驚喜道:“唐大人,你剛回來嗎?”
唐泛笑道:“是啊,剛從外頭回來,你這是?”
阿夏:“今日是大暑,我家太太命人做了一些糕點,讓我送來給唐大人?!?/p>
唐泛:“何須如此客氣,我剛用完飯,阿夏姑娘還是送回去罷,代我謝謝你家主母了?!?/p>
阿夏急了:“若是唐大人不肯收,我回去怎好交代,若是唐大人要推辭,還是親自與我家主母說罷!”
她每次都來這招,唐泛確實也不好拒絕,他一個大男人,就算與李家有些交情,也不好動輒就去見人家的主母,畢竟男主人不在,李家眼下除了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之外,全都是老弱婦孺,盡量還要避嫌,阿夏是下人,這才沒什么忌諱。
唐泛開了門請她進去,又見她眉眼之間郁郁寡歡,便問道:“阿夏姑娘你沒事罷?”
李家太太有什么東西需要送的時候,基本都是差遣阿夏過來的,幾回下來,彼此熟稔,阿夏心情不好,也正需要排遣,見他詢問,就壓低了聲音道:“這幾日,太太收到老爺從外面捎回來的信,說是老爺在外頭行商的時候,納了一房外室,而且那女人還有了身孕,太太正為了這件事情很不高興呢,我們這些當下人的自然也要小心翼翼,只希望太太能夠自己想得開啦!”
對這種內(nèi)宅私事,唐泛興趣不大,不過他仍是安慰阿夏:“你在你家主母面前很能說得上話,多勸慰幾句也就罷了,日子還是照樣要過的?!?/p>
阿夏的神色好了一些,她看了自己帶來的那個籃子,臉頰忽而染上一抹羞色:“天氣熱,糕點放久了不好,還請?zhí)拼笕嗽缧┏缘袅T,阿夏就先告辭了?!?/p>
“阿夏姑娘!”唐泛喊住她。
阿夏回轉(zhuǎn)過身:“唐大人還有何事?”
唐泛:“這籃糕點,不是你家主母讓你送來的罷?”
阿夏:“大人何出此言,若不是太太讓我送來,我怎敢擅自做主呢?”
唐泛:“姑娘的好意,我心領(lǐng)了,只是這籃糕點,還請你帶回去罷!”
阿夏快要急哭了,不得不吐露了實情:“唐大人不要誤會,糕點真是太太讓我送的,我只是,我只是在里頭多放了一個荷包!”
唐泛伸手在籃子里找了一會兒,果然在糕點下面找到一個粉色的荷包,上頭繡著芍藥,看得出繡工不錯,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少女送荷包,內(nèi)涵不言自明,只是阿夏也不想想,唐泛何許人也,順天府推官,眼力都要比別人銳利幾分,她方才躲躲閃閃的眼神,肯定是瞞不過唐泛的。
阿夏低著頭:“這荷包是我擅自放進去的,若大人不棄,我愿,愿給大人當一掃雪奉茶的婢女,日日侍奉左右?!?/p>
她終于鼓起勇氣表白心跡,說到最后,雙頰已經(jīng)紅成一團,頭快要垂到胸口,看也不敢看唐泛一眼了。
唐泛沉默片刻:“多謝阿夏姑娘的好意,糕點我收下了,但荷包還請姑娘收回去,以后也請姑娘不必再來了。”
阿夏抬起頭,紅了眼眶:“大人可是覺得我太不要臉,自薦枕席,瞧不上我這微賤之軀?”
唐泛搖搖頭:“我只是一個窮當官的,身無長物,又無恒產(chǎn),俸祿也就堪堪養(yǎng)活自己而已,實在值不得阿夏姑娘對我如此真心,阿夏姑娘如此品貌,將來定能找到一個更好的歸宿?!?/p>
阿夏:“唐大人就不必哄我了,我這樣的出身,又能找到什么好歸宿,您若肯收留我,阿夏就是當個打掃灶下的侍婢也愿意!我,我對大人的傾慕之心,日月可鑒!”
照例說,阿夏的姿色不差,她都自動送上門來了,一般男人斷沒有拒之門外的道理,更何況只要唐泛肯跟李家主母開口,以他的身份,和跟李家的交情,李家主母不可能扣著一個婢女不放,李家雖然祖上為官,但幾代行商,早就是普通人家了,要是能通過一個婢女跟前途無量的唐泛搭上關(guān)系,李家主母肯定也很樂意成人之美。
但唐泛對收納妾室美婢這種事情實在沒什么興趣,既然沒興趣了,還不如直接干脆拒絕人家,何必吊著別人一顆真心不放,平添無數(shù)麻煩?
所以面對阿夏的苦苦哀求和婉轉(zhuǎn)表白,唐泛依舊道:“阿夏姑娘,今日之事,我不會對任何人說,荷包請你收回罷,我要歇息了?!?/p>
阿夏見他不為所動,甚至不曾過來扶自己一把,就知道再待下去也無用,她拭了拭眼淚站起身:“都是阿夏無狀,沖撞了大人,還請大人海涵?!?/p>
唐泛:“無妨,阿夏姑娘不必多禮?!?/p>
阿夏行了個禮,手里捏著那個荷包,心中覺得失望又丟臉,也顧不上再客套幾句,便低著頭轉(zhuǎn)身離開。
自英宗皇帝之后,國子監(jiān)的地位日漸沒落,朝廷形成了“非翰林不入內(nèi)閣”的潛規(guī)則,唐泛生得俊雅,又是翰林出身,身份清貴,雖然現(xiàn)在還只是小小的京官,但誰也難保他以后會不會位極人臣,榮登宰輔之位,這樣的人才,何止阿夏對他傾心,簡直是媒婆踏破門檻的香餑餑。
阿夏也很明白這一點,她知道以自己奴婢出身,絕然是配不上唐泛的,但是正妻當不了,當個侍奉的婢女總是可以的,她也不求唐泛能納她為正經(jīng)妾室,但凡能有一二溫柔,阿夏就心滿意足了。
可即便是要求如此之低,唐泛也都不要。
她傷心不已,覺得再沒有臉留下來,開了門便匆匆往外走,哪知前面居然站了個人,要不是她閃得快,幾乎就要一頭栽上去了。
阿夏惶然抬起頭,定睛一看,發(fā)現(xiàn)這人還挺眼熟,正是上次來找過唐泛的那個錦衣衛(wèi)。
她一時沒反應過來,只顧愣愣地看著對方。
對方卻看也沒看她一眼,抬手就去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