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喬遷宴辦完了, 宋瑤心頭一塊石頭也落下了。
沒白費(fèi)她一個月來的努力, 這場宴席不說辦的多好, 起碼是沒給楚承昭跌份的。
晚些時候, 主屋里的人都散了, 楚承昭和宋瑤獨(dú)處的時候, 就有些心猿意馬。
正動手動腳的時候,初十在外間道:“殿下,宮里來人了, 說圣上傳喚您呢。”
今日是他第一次以皇孫身份宴請皇室和勛貴,永平帝要問一問,也在情理之中。楚承昭無奈, 只得更衣穿戴好了,隨著宮人匆匆入宮。
宋瑤看他不怎么高興, 便殷勤地給他選簪子,戴腰帶。
兩人既說好了只有彼此地過,她也不是真的要憋壞她。
只是真的就那么不湊巧,老是被其他事情打斷, 之前是懷遠(yuǎn), 后頭是她勤學(xué)規(guī)矩和背書人脈, 累的實(shí)在沒興致。現(xiàn)在居然連皇帝都湊巧派人來了, 可算是一波三折了。
楚承昭看她乖巧, 臨走之前還背著人偷偷捏了捏她的臉頰,在她耳邊說:“等爺回來,好好收拾你!”
惹得宋瑤又是一陣臉紅, 把他推出了門外。
他走的時候天色已經(jīng)快黑了,宋瑤等了半個多時辰,見他還沒有回來,就讓人擺了膳,和趙頤寧一起吃了。
飯后,宋瑤已經(jīng)困得呵欠連天,只是還是想等一等他,就在炕上抱著孩子逗弄。
等把兩個孩子都累困了,楚承昭卻還沒有回來,她就讓人把孩子抱了下去,自己拿了針線做。
周嬤嬤進(jìn)來了好幾趟,勸她早些休息。
宋瑤說沒事的,反正她之后就沒什么事了,今天入睡晚,明日白天再補(bǔ)覺也是一樣。
周嬤嬤自然樂得見他們小兩口要好,叮囑了宋瑤不要太晚,便也自去歇下了。
…………
臘月前的天氣,已經(jīng)是冷的十分厲害了。
夜間起了風(fēng),楚承昭從御書房出來的時候,就感覺到了瑟瑟涼意。
寶慶公公親自打著燈籠送他出宮,路上感覺到了天隱隱要下雪的樣子,寶慶公公忍不住勸道:“殿下今日還是在宮里歇下吧,這萬一一會兒下起雪來,路就不好走了。”
楚承昭笑著搖了搖頭,道:“盛園離皇宮近,我回去也不到兩刻鐘,便不再麻煩大伴收拾屋子了?!?/p>
皇宮里收拾屋子其實(shí)并不麻煩,甚至連寶慶公公都不用動手,吩咐下去,自有一堆宮人立刻就能收拾好。寶慶公公聽他這么說,也就知道了他確實(shí)是不想留宿在外頭,便不再多勸。
兩人一前一后地沿著青石磚路慢慢地走,一直到隱隱能看到宮門口了,寶慶公公還是忍不住勸道:“殿下,您聽一聽圣上的話吧,他終歸是為了你好的。”
今夜永平帝召見楚承昭,一來是為了詢問喬遷宴是否順利,二來則是提起了他的親事。
永平帝想把忠國公世子的嫡女,許給楚承昭當(dāng)正妃。
忠國公是李皇后的親哥哥,也就是楚承昭的舅公。他和楚承昭的關(guān)系本就非比尋常。
但到底楚承昭根基太淺了,說難聽點(diǎn),雖然有著血緣關(guān)系,但他們多年來都沒有作為親戚走動過,跟陌生人也沒兩樣。忠國公又是個有成算的,隆讓太子去了這么多年,他一直保持中立,未曾站隊(duì)。到了現(xiàn)在,他越發(fā)老邁了,也越發(fā)穩(wěn)健了,若不是不加固他和楚承昭的關(guān)系,怕是忠國公府也不會輕易改變離自己中立的立場。
這門親事若是能成,則徹底將忠國公府拉進(jìn)了楚承昭的陣營,成為了他的派系。
忠國公府毅力朝堂數(shù)十年,人脈關(guān)系自不必說,屆時能為楚承昭提供的助益可想而知。而且世子家的那個嫡姑娘,永平帝多方考察過了,樣貌、才情、人品都是一等一的出挑。他和李皇后商量過后,兩人都覺得可行,李皇后也愿意放低身份,去求一求自己的親大哥,促成這門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