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這件事后,傅太后又是生氣又是著急,還恨鐵不成鋼,怎么前腳才夸了她,后腳就鬧出這種事?又想她的面孔真就是裝出來的,實則心機深沉,這些年她這個老糊涂都是被騙了?
各種想法交織,又想著婉婤宗鈐,還有剛生下的兩個小的那么討人喜歡。傅太后不平順了大半輩子,現(xiàn)在的日子她過得很滿意,母慈子孝,孫兒繞膝,想著宮里這地方干什么不是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想了又想還是把宗琮叫過來,把傅家得來的消息告知他了。
說完后又幫著盤兒說好話,就想讓兒子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過去了算了,誰知宗琮竟然說他早就知道了。
轉念再想,他現(xiàn)在都是皇帝了,當年當太子那會兒,除過傅家以外,手里也有不少自己的力量,更何況是皇帝,她這兒子一向有主見,倒也不意外他會知道。
“事情其實有點復雜,母后你別急,聽朕慢慢跟你說……”
聽完來龍去脈后,傅太后真是陷入震驚良久,才回過神來。
“那照這么說,蘇貴妃其實是陳家那個丟了的庶女,而劉氏弒夫是真事,不是有人刻意捏造構陷?”
宗琮點點頭:“此事朕一直命人盯著,唯獨就是這陳才,沒想到他竟會跑到蘇家去。要說陳才和蘇家有什么來往,那都是荒謬,朕也一直在查是不是有人從背后安排,才會把陳蘇兩家都牽扯到這件事中來?!?/p>
傅太后當即想到了賢妃,沉吟了一下,將徐賢妃想和傅家聯(lián)姻做出的種種姿態(tài)大概敘述了一下。
“哀家也不確定到底是不是她,這事你還是得細查,但也別冤枉了人。不過讓哀家來看,徐家倒沒有這種手筆?!碑吘剐旒业牧α慷际窃谛粠А?/p>
要說這徐家,在京中著實不起眼,且徐家本身就不太起眼,雖是將門,但沒出個什么有名的大將,不過家中倒是世代都在宣化一帶,也就是九邊重鎮(zhèn)之一宣府,頗有根基。
當年傅太后為兒子選妃,也不是沒酌量的,眾所皆知的好人家自然輪不上太子,就算成安帝同意,高周兩人也會出手攪局,于是她和傅家商量了一下,索性折中。
陳家的太子妃是其一,畢竟太子也需要在文官里有一定的力量,其他人諸如胡良娣徐良媛,也就是如今的胡淑妃和徐賢妃,都是將門之女。
一個在大同,一個在宣府,徐家雖從表面上不如胡家,但在宣府也是經(jīng)營已久,而傅家的三爺在榆林關。
這三處距離京城都不遠,當初打得主意就是真有哪天有個萬一,聯(lián)合傅家在京三營的根基,輕而易舉就能改寫既定事實。
當然這是最后一步的打算,也就是所謂的伏棋,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動用這一步,所以傅太后對徐家還算是有些了解。
“朕讓人去查查,母后不用過多擔憂?!?/p>
傅太后點了點頭,有些感嘆:“要真如你這么說的,她倒是受了不少委屈,也難為她能忍得住了。哀家見她對宗鐸還算不錯,連婉姝丫頭都挑不出什么錯。”
“所以朕倒沒覺得此事是蘇家人故意布置,她與陳蘇兩家都有心結,哪怕她真動了什么心思,也不會去用蘇家人干這種事?!?/p>
傅太后聽完,瞅了兒子一眼:“你倒對她十分了解的?!?/p>
口氣分明帶了幾分揶揄,當娘的調侃兒子,兒子自然覺得老臉赧然,幸虧臉皮也算是久經(jīng)鍛煉了,倒是看不出什么。
“畢竟她也跟在朕身邊快十年了?!?/p>
一時之間母子二人面色各有感嘆,就不細述。
宗琮站了起來:“那母后您先歇著,朕還有事要辦?!?/p>
傅太后頷首,目送兒子離開了。
等宗琮走后,她看著念秋道:“你說這叫什么孽緣,也算是報應吧?!?/p>
這話自然是說盤兒和陳家乃至陳皇后二夫人的一些糾葛。
可不是報應!兜兜轉轉還是一報還一報!
盤兒最終還是決定實話實說。
這是當下最好的辦法,也是她不想因為瞞著宗琮,與他起什么隔閡。
“朕剛從太后那里過來,你就過來了,現(xiàn)如今這事在京里已經(jīng)不是什么秘密。”宗琮聽完后,有些失笑道。
也就是說蘇家終究慢人了一步,也可能蘇家采買仆人在外頭聽說這件事,可能都是有心人故意告知的,就是看蘇家人可憐,大家都知道了,就蘇家還蒙在鼓里。
虧她娘急慌慌跑來,就是怕這件事拖累了她,殊不知其實鬧了個笑話。
她也鬧了個大笑話,之前還暗中猜測昨晚他沒過來,是不是以為這件事是她弄出來的,心里糾結了半天,殊不知人家早知道了。
“你既然知道,為何不早說?!北P兒臉色大窘。
宗琮將她拉到面前:“此事毫無頭緒,朕也正命人在查那陳才背后可是另有什么主使者,為的就是把陳蘇兩家都牽扯進來?!?/p>
如果這步棋真是其他人所下,那這個人就有些讓人覺得恐怖了。不光洞悉了陳蘇兩家乃至陳皇后和盤兒的糾葛,還能利用彼此的敵對,說不定二夫人突如其來的瘋狂之舉,也可能是對方推波助瀾。
一個局推了兩個人入水,這事暴露陳皇后是不會好了,而此事和蘇家若有牽扯,以宗琮的性格必然對她心生隔閡,久而久之盤兒說不定會失寵。
可謂是一箭幾雕。
只可惜對方?jīng)]算準宗琮對盤兒性情的了解,甚至是信任的程度,連傅太后這個做親娘的,都怕兒子獲知后會大怒,還想從中說好話,更何況是別人。
也算是百密一疏吧。
當然前提是背后有那么個人。
可如果照盤兒所言,這件事倒成巧合了。
蘇家人怕給盤兒惹麻煩,所以攆走了陳才,萬萬沒想到陳才走投無路竟會去大理寺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