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顧盼打扮停當出去約會,尤嘉在屋里整理前些日子去柳州考察回來的筆記。隨著吃播興起,韓式火雞面風靡全國,國內要說什么辣味的東西能夠與之抗衡,除了酸辣粉之外大概就是火鍋了,同類品種再對比一番,又辣又臭的螺螄粉看著古怪,但嗦起來實在上頭,如果能做成速食產品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回想起那一周的考察,她仍舊心有余悸,雖然鴨腳豬手和炸蛋的確很美味,粉也夠勁道,腌菜脆脆的也爽口,但耐不住一天三頓地吃,連衣服里都透著股酸筍味。
與此同時,微信提示響起,陸斯年說最近還認識了一位新朋友,就住在離學校不遠的社區(qū)里,兩個人經常聚在一起溝通技術問題,托他們家阿姨的福,他能偶爾吃到口味正常的中餐。
知道他平安后尤嘉便放下了一半的心,他這個脾氣,對自己軟,對別人倒從來沒有弱過。
隔天下了一場大雨,拍攝和施工都被暫時擱置,大家聚在堂屋里烤火。每年這時山里就潮濕得不行,空氣里幾乎要滴出水來,為了保暖,為了烘干衣物就會生火。既然要生爐子,反正閑著也是閑著,黎耀便動手炒了一鍋雞蛋花生。
在鄉(xiāng)里住久了,黎家當年不食煙火的小兒子也長了不少本事,花生加雞蛋和椒鹽攪拌均勻,裹上面粉開炸,撈出來晾一會兒攪上蜜糖水就能出鍋。他先拈起來嘗了一顆,隨后獻寶似的擺到顧盼面前。
尤嘉就著顧盼的手嘗了幾粒,甜咸交織,口味還不壞,比村口五塊錢一包的強出一座山。
村里現(xiàn)在大刀闊斧地搞建設,忽悠大家建民宿和農家樂,錢不夠的也可以批無息貸款,但是村里人窮怕了,沒人敢出頭,于是顧媽媽為了支持“女婿”,便率先批了塊地皮,翻蓋新房子。
“在城里住久了,還真挺懷念山里的空氣,小時候鳥叫蟬鳴,跟你舅舅們東跑西跑,放羊、摘野花,吃烤洋芋和柴火飯……”顧媽媽懶得管顧爸爸在城里那堆破爛事,一氣之下回了村里,此時穿著一身松針綠的旗袍,搭了件羊絨披肩靠在廊下,大概是最近住得不錯,又見到了女兒,氣色反倒比過年時要好。
她滿意黎耀這個后生,但想到兩個人不同的發(fā)展選擇,心里充滿了擔憂。她不會讓女兒放棄事業(yè),卻也不忍女兒錯過難得的好夫婿,難啊……
不過以后的事以后再愁,現(xiàn)在還是一派和樂。
“嘉嘉沒談個男朋友?”自家女兒有了姻緣,顧媽媽便有精力關心別人了。
尤嘉裝作不好意思地笑笑,“工作忙,還沒碰到合適的人?!?/p>
顧媽媽便嘆了口氣,知道自己不是親媽不好多說,但也提了一嘴,說以后要是有合適的給尤嘉介紹。
“行,阿姨,到時候我一定好好見。”她乖乖順順的,更激起顧媽媽母愛翻涌。
為期五天的拍攝時間匆匆而過,尤嘉讓攝影先搭飛機回了北京,自己轉道柳州,顧盼在巴山又留了幾天,眾人下周一在公司會和。
幾個月后,巴山村的第一批產品罐罐茶橫空出世,黎耀按照名單寄送給尤嘉定好的博主,顧盼也開始在圈子里替自家男友進行宣傳,平價與高品控相結合,雖然有人覺得這是玷污了茶文化,但卻是速食的不二之選。
有了顧家牽頭,后面也有幾家陸陸續(xù)續(xù)地跟上嘗試,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里面竟然有楊老二家。尤嘉對他們印象深刻還是因為窮,自家閨女都餓得營養(yǎng)不良了,沒想到竟然這么有魄力。
“小月那個孩子有主意,執(zhí)意要貸,家里人攔都攔不住。”顧媽媽在電話里感慨,“你家那位可得好好干啊,小月這是把半條命都賭上了?!?/p>
顧盼面上一紅,“他肯定可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