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秋
第二日,雨水驟停,天空放晴。
院中花朵經過數(shù)日風雨洗禮,不免凋殘。卻有更多蒼翠綠葉冒出頭來,那些綠葉中間,頂著一個小小的,尚未長大的花骨朵兒,看那光景,用不了三五天,又是滿樹繁花。
沈清軒坐在院子里,聞著空氣里的泥土芳香遙望遠處,數(shù)日不見,整座山林被雨水洗刷成一種幽幽的綠色,泛著寶石般的光潤。
坐到晌午,日頭毒辣起來,照的人渾身上下都冒出了汗,仿佛要將醞釀多日的溫度一齊爆發(fā)出來似的,熱的林中鳥兒都開始蔫頭耷腦。
沈清軒瞇著眼朝天上那輪金燦燦的太陽望去,只消剎那,眼前一片白茫茫。
連忙閉上眼讓眼睛休息,沈清軒不免心中煩悶,只無奈的想,這老妖走了,太陽且敢出來了。
這念頭一轉,又自覺好笑,仰頭靠在椅子上,輕嘆一聲。
他坐在那里,一直坐到下午。
陽光將他獨坐輪椅的影子,拉得老長老長。
伊墨這一去,轉眼便是月余,其間毫無音訊傳來。
沈清軒只當自己不曾知曉他離去之事,不去想。只偶爾轉側間,腦中會閃現(xiàn)出來,思量著他那蛇蛻究竟尋著沒有,離他回山還有多久。念頭剛一出現(xiàn),又強行抑制下去,不肯自尋煩惱。
如此,這一月也算過的安穩(wěn)。
第二月,剛過初七,沈清軒翻了翻黃歷,墨筆勾出的痕跡顯在眼前,想到母親的生辰將近。思量著不知該送些什么做壽禮,又暗自煩惱。
身邊小廝見他神情郁郁,猜到他心中所想,也陪他煩悶幾日,后出主意,說少爺不如將這山中野貨備上些,再親自下廚,做碗長壽面給老夫人送去,權當賀禮。
沈清軒想了想,欣然同意了。
沈老夫人信佛,不沾葷腥,世人皆知。山中各種菌類具是新鮮,更有雨后鮮筍,只稍低頭尋尋,滿眼皆是。
沈清軒差人采摘了一大簍,分別撿開儲存,又進廚房揉面搟面。
忙活了幾日,方才搟出一根長長的不曾斷的面來。沈老夫人的生辰也就到了。
將煮開的鮮菌湯裝好,又將鮮筍切絲淋上澆頭,沈清軒裝在食盒里打發(fā)人送下山,囑咐長壽面須得入了府再煮,澆上菌湯即可。
小廝領命,擔了食盒及一筐山野鮮貨,下山去了。
沈清軒送他到門口,望著小廝背影,久久回不了神。
身旁婢女見他那樣,心中頗為凄涼,站了一會,低聲道:“少爺既想念老夫人,何不下山親自送去?老夫人見了少爺,也歡喜些?!?/p>
沈清軒回了神,聽了這話臉上也并無表情,微搖了搖頭,做了手勢叫她推著自己回房。
那小廝擔了食盒等物快步下山,日頭剛剛偏落就趕到了沈府。沈母聞訊前來,見那盒中湯食頓時流下淚,忙取出手帕拭淚,自言自語道:“我兒孝順?!?/p>
小廝伶俐,弓著腰說了幾句吉祥話,又道:“這面是少爺親手搟的,遣小人送來,臨行時囑咐須進了家再煮,夫人可要現(xiàn)在進食?”
沈母頷首,進了廚房,看著廚娘燒沸了水,將那根長長的面條入了鍋,待撈出來時放入碗里,澆上恰好溫熱的菌湯,燙熱的面條經溫湯一淋,恰好入口。不涼不燙。
食了面,沈老夫人喚來那小廝打了賞,交代道:“你且回去轉告軒兒,娘親知道他的心思。往年他返家一回,我哭一回,他心中本來就苦,見我如此,更添難過。如今他不下山,我自是不怪他。且讓他在山上好好靜養(yǎng),做娘的不求他行商入仕,但求安安穩(wěn)穩(wěn)?!闭f到此合手道了聲佛祖庇佑,灑淚離去了。
小廝得了不少賞銀,揣進懷中,回到山上將沈母的話一字不漏轉述給沈清軒。又得了賞,方才歡歡喜喜的退去。
山中日子過得極慢,且又是夏季。晝長夜短。
沈清軒也覺得日子過的慢極了,白天坐在樹下,渾渾噩噩許久,再睜開眼,依舊是郎朗日頭。
也不知這光陰是怎么蹉跎過去的,這一日他推開窗,鼻尖忽而嗅得桂花飄香,卻又一驚。已經是八月了么?
八月中秋,正是菊黃、蟹肥、桂花香。
沈清軒來了興致,叫人清水洗院,細沙鋪地,待得夜間涼爽,招來眾小廝婢女,廚娘老仆,擺開三四桌酒席,煮得幾十只大肥蟹擺在中間,又燙了熱酒,叫眾人賞月吃喝。
這山院中仆人原就不是府中管束來的,性子頗野,得了主人允許又見主家興致難得高昂,當下就吃談起來。
沈清軒與幾個貼身小廝坐在一席,聽他們說的笑話也展露笑意。小廝們見主子開懷,也跟著高興,當下笑話頑話一個跟著一個說出來,有些甚是粗野,沈清軒也笑的失態(tài),笑完了賞他酒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