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曉蘭發(fā)現(xiàn)了,室友們對社會正能量比較關注,對時裝秀不過是隨口說幾句,這可能和大家學生的身份有關。
誰會更關注時裝秀呢?
大概是那些追求時尚的年輕女性,或者藝術類學校的學生吧。
劉記者寫的文章,主要是說張曉,Luna的陳老板是一筆帶過,寢室還有細心的陳依一注意到這點,看著夏曉蘭眼里有疑問和求證。夏曉蘭沖她眨眨眼,陳依一就懂了,原來真的是夏曉蘭家投了錢的那個“Luna”。
都請張曉拍廣告啦,曉蘭家的生意做的好大!
不過曉蘭現(xiàn)在不想聲張,陳依一也沒多事非得提醒室友們。
曉蘭出國當交換生,大家鬧著叫曉蘭請客很正常,人家家里的生意,想低調點,陳依一干嘛要戳穿呀。
夏曉蘭下樓打水時,也聽見有其他人在討論,現(xiàn)在的大學生對時事很關心,他們說的都是張曉“捐錢”的新聞,至于什么時裝秀,女生看兩眼,男生們也偷偷摸摸看兩眼,看過也就忘,難道還真去看什么品牌開業(yè),和身邊同學討論這個?不如多看幾頁專業(yè)書……這些根本就不是大學生能消費起的啊。
“只是一家晚報的影響已經這么大了,現(xiàn)在只是在學校,過幾天會蔓延到整個社會上,配合著電視廣告,宣傳效果已經不僅是112那么簡單了。”
季雅把汪明明請來京城,居然沒有第一時間拍攝廣告。
估計全在準備時裝秀的事。
但華國的國情和國外不同,在國外“時尚”已經很成熟的產業(yè)鏈,品牌、設計師、雜志和時裝周加超模,這些元素構成了牢不可破的利益鏈條,大家一起為產業(yè)鏈供血。超模的曝光度,時裝周的全球關注,雜志和媒體一起造勢……夏曉蘭總覺得國內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還不適合搞這些。
大環(huán)境還沒成熟呢!
不管是誰,在改革開放的第一年搞房地產開發(fā),能成功嗎?
第一批富起來的個體戶還沒出現(xiàn),房子賣給誰去,虧死都是活該的。
其實現(xiàn)在還不太適合搞時尚女裝品牌呢,現(xiàn)在市面上的衣服品牌,都是啥羊毛衫。
夏曉蘭同意搞Luna,都要花一年的時間摸一摸市場接受度,季雅可好,一上來就放大招。
“她太著急了?!?/p>
大概是婚宴上丟了臉,著急想找回場子,季雅太著急了,想要一舉把夏曉蘭的服裝生意打趴下。夏曉蘭能說啥,只能祝季雅幸運——步子太大,真的容易扯到蛋!
第二天,果如夏曉蘭所料,張曉捐錢的事所有報紙都沒提了。
被季雅給往后壓了。
夏曉蘭一邊咬著包子去教室,一邊翻著報紙:“季雅這時候肯定得意極了,金錢的魅力無窮大,只要她花的錢夠多,就能讓報紙上刊登她需要的東西……呵呵,沒這么簡單呀。”
夏曉蘭一點都著急,因為周誠說要采訪陳錫良的報紙記者,現(xiàn)在大概已經到了陳錫良住的賓館吧。老陳同志這是要上專訪了,不知道緊不緊張。
……
緊張嗎?
等記者介紹完自己的來歷,陳錫良緊張的快昏厥了,沖進廁所,對著鏡子甩了自己兩巴掌:
“做夢?不是夢?到底是不是做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