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她是嬌滴滴的大小姐,其實未來還不是掌握在她這便宜老爹的手中?
若是便宜老爹一心賣女求榮,那她就算是在他面前撞死,那也改變不了命運。
孫嬌嬌只盼著這孫尚書是個疼孩子的主,想想這其中的利害關(guān)系,放過孫嬌嬌,去找皇帝商量看看能不能退婚,再給她尋一個或許拿捏的住的夫君……
她假惺惺地用衣袖沾了沾眼角。
其實這孫尚書,哪又想送女兒進那東宮啊。
朝廷中的勢力,盤綜復(fù)雜,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的,這孫嬌嬌會被欽點為太子妃,更不是三兩句話能說得清的,總之這是多方勢力博弈的最后結(jié)果。
皇帝雖然貴為天子,卻因外戚干政嚴(yán)重,在朝中屢屢被孤立架空,太后一族根基頗深,皇后娘家也勢力不容小窺,甚至連那貴妃娘娘娘家的幾個兄弟也野心不小,屢屢仗著手握兵權(quán),逾越之處頗多。
皇帝最痛恨外戚,也不想讓自己最看重的太子重蹈覆轍,便力排眾議,欽點了這孫尚書家的孫大小姐,來作為未來的太子妃,就是想讓太子繼位之后,少受外戚拿捏。
其實下圣旨之時,朝堂之上也是一片嘩然,反對聲相當(dāng)之多……
因為這孫嬌嬌,也不算皇城根下一水的大家閨秀中多出色的,德容言功都不算出眾,家世么,雖然說孫尚書貴為二品尚書,但是一介書生慢慢做上來的,又不喜拉幫結(jié)派,只管兢兢業(yè)業(yè)替朝廷做事,實在是怎么看怎么都不像最配太子的人。
孫尚書懂皇帝的意思,圣命難違。
而且彼時他以為孫嬌嬌自幼就是喜歡太子殿下的,便接下了這道圣旨,沒有當(dāng)場提出異議。
只是此一時,彼一時,既然孫嬌嬌現(xiàn)在不喜歡太子,也不想嫁進宮中,那就要另當(dāng)別論了。
孫尚書看著女兒哭泣的小臉,心中不忍,拈了拈胡須,決定試試把這婚給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