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并不知道,此時的周滿他們正在新羅里逛花樓。
新羅這里不論是人、衣飾還是建筑,與大晉都大不一樣,但到了金城后他們便看到了大晉的影子。。。
這里很多人衣飾都學(xué)著晉人打扮,也說漢話,所以白善他們在這里不是很突兀。
但只要他們上街,依舊可以看得出是晉人。
聽說是新的新羅女王登基后下令讓百姓學(xué)著晉人的衣飾言語,她曾在大晉留學(xué),很希望新羅和大晉的關(guān)系能夠更進一步。
白善作為大晉的前左相,知道得更多一些,和幾人道:“以前高句麗在北邊壓著百濟和新羅,阻斷了兩國與我大晉的往來,加之高句麗多次對先帝不敬,屢派兵馬犯邊,所以先帝便設(shè)了建安州、遼城州都督府和安東都護府。誰知邊關(guān)穩(wěn)定了沒幾年,百濟仗著臨近大晉,多次橫亙在新羅和大晉之間,阻隔新羅朝拜,所以新羅女王多次上書請求朝廷派兵共伐百濟。”
白善說了這么長一通,話音卻一轉(zhuǎn),“不過這都是表象?!?/p>
周滿幾人:“……那實情呢?”
“實情是一山不容二虎,新羅一直想吞了百濟,百濟也一直想吞了新羅,今年你打我,明年我打你,”白善道:“本來這沒什么,陛下早年就和我們說過,這是兩國內(nèi)務(wù),大晉不會插手?!?/p>
新羅是大晉的藩屬國,百濟也是,相當于兩個干兒子自己打起來了,做義父的幫了誰都不好,干脆就睜只眼閉只眼當不見,打得兇了,為了兩國的百姓就當個和事佬勸一勸,能不能勸住全看他們自己。
“不過百濟這些年很猖狂,惹得陛下不喜,”白善道:“大晉海貿(mào)發(fā)達,海貿(mào)剛開時,百濟就和倭國搶過我大晉的商船,當時郭刺史聯(lián)合安東都護府清了他們一波,他們安穩(wěn)了幾年,前些年又不老實了,所以陛下很不高興。”
兩個干兒子打架,說不清誰理虧誰理正,皇帝不管,但干兒子轉(zhuǎn)頭搶了親兒子的東西,斷了另一個干兒子像老父親進貢的路,那就很令人生氣了。
“陛下這幾年脾氣好了不少,不過我覺得百濟長此以往,只怕他的脾氣也要壓不住了?!?/p>
言下之意是,皇帝很可能會同意新羅女王的提議,出兵一起平了百濟。
周滿:“那我們還去百濟嗎?”
“去呀,回程的時候去晃一圈就走,”白善笑道:“他們現(xiàn)在還沒打起來呢,大晉和百濟往來的商船也不少,我們?nèi)チ藳]事。”
殷或便笑道:“既然想去倭國的花樓,干脆三國的花樓都逛一遍,還可以看看其中的分別?!?/p>
周滿他們就興沖沖的去了,最后失望而回,并沒有太大的不同,也都是跳舞和唱曲兒,不同的是三國的花樓里還添加了說書的項目,但說的最多的是大晉的事,還以白二郎寫的書為參考,一點兒新鮮感也沒有。
白二郎的書他們一路上進酒樓茶館都聽了多少回了。
白二郎卻很高興,一路上興奮的道:“沒想到我海外的書迷也這么多?!?/p>
白善和周滿殷或點頭,“是沒想到?!?/p>
明達則攛掇白二郎,“你再多寫一些?”
白二郎就轉(zhuǎn)了轉(zhuǎn)眼珠子,“不然我把我們游歷過的地方寫下來?”
白善幾人都沒意見,“你想寫就寫吧,只一點兒,不許詆毀我們。”
白二郎嘟囔,“我什么時候詆毀過你們?”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