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笑著招呼李昭陽入座,拿著蒲扇,指了指桌上一壺醒酒茶,“喝點吧,醉酒的滋味可不好受?!?
李昭陽拿起茶杯,咕咚咕咚喝了幾口,腦袋才不那么難受。
“坐吧?!标惓种噶酥干磉叺奶僖?。
李昭陽沒有坐,而是直接問道:“你就是南山無名氏?”
陳朝沒有說話,只是點頭,算是默認了。
“為何?”
“什么為何?”陳朝一時奇怪,“陛下以為臣作不出那兩首好詩?還是見到臣身為那兩首詩的主人,感到很失望?覺得臣不配?!?
“都有?!?
李昭陽實話實說,在陳朝身邊慢慢落座。
陳朝不想糾結(jié)這個問題,他知道自己身上“奸相”的標簽深入人心,旁人看他,恨不得殺了解恨。
所以陳朝故意換了一個話題,問道:“陛下在清源縣微服私訪多日,走一路看一路,這一路觀感如何?”
李昭陽想都沒想,脫口而出:“很好,至少現(xiàn)狀不是清源縣縣令一年前在奏折上所言,清源縣十室九空。來這里的半個月,朕感覺這里充滿生機,越來越多的百姓歸家,在南山附近定居?!?
“那陛下又知,為何朝廷以前給清源縣百姓,每人發(fā)十兩安家費都解決不了的問題,臣只給了區(qū)區(qū)二兩銀子就把這事輕松解決了?”
陳朝有意考校李昭陽!
李昭陽想了想,回應(yīng)道:“因為你給的他們的,遠不止二兩,也遠遠超過朝廷給的十兩,朝廷授人以魚,而你,受人以漁!”
以前朝廷為了促進清源縣人口回流,答應(yīng)給每個回來的百姓十兩安家費,這樣做,前期效果很明顯,但隨著時間推移十兩銀子花完,百姓又回到起點,不得不出去討生活。
可陳朝所做,前期每人只給二兩,遠遠少于朝廷,但他卻做成了朝廷做不成的事情。
陳朝從根上解決了清源百姓的生存問題。
“陛下也不算太蠢!孺子可教也?!?
“你!你!”李昭陽怒道,陳朝卻不在意,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治理國家也是如此,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陛下,你要學的還有很多?!?
李昭陽當場啞火,壓抑著怒氣。
陳朝繼續(xù),侃侃而談:
“臣現(xiàn)在做的,就是授人以漁,南山酒坊開起來,且有收益,清源縣的百姓才會甘愿回來,就算沒有那二兩的安家費他們也愿意回來?!?
“南山純釀在外的銷量不用愁,吳楚幾國的訂單,得排到幾年之后??蛇@樣的好酒,在大紀有它更大的價值,靠出口倒賣酒水賺不了多少錢,臣賣給其他幾國,五斤裝的,共計二百兩現(xiàn)銀,今兒南山詩會,勸酒詩一出,加上大學士方休代言,陛下以為南山純釀增價幾何?”
今日方休在詩會上高呼“將進酒,杯莫停,請君一同同飲南山純釀”。這句詞可是陳朝精心創(chuàng)作出來的,換句話來說就是古代版的酒水廣告詞。
《將進酒》此詩一出,必定短時間內(nèi),風靡京城才子佳人圈,那句廣告詞也會跟著詩一起火起來。
當人們在酒宴上勸朋友,同僚酒時,會想起這首詩,亦會想起南山純釀,自然會屁顛屁顛地趕過來購買。
這下,需求就有了!
南山純釀在大紀本土銷路也不愁了。
但陳朝要做的,不僅是不愁銷路,而是要把南山純釀打造成天下第一名酒,最貴的酒!
“增價,價……朕如何知道?”李昭陽支支吾吾,最終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他哪里懂這些商賈之道,他可是君王!
陳朝笑笑,直言道:“五斤,臣準備賣它個五百兩!”
“是不是有些高了?”
“高嗎?”
“難道不高嗎?”
李昭陽反問道。
一來一去,多了三百兩,傻子才會買。
陳朝卻翹起唇角,自信滿滿:
“陛下還是不了解行情啊,且看著吧……”
“大紀,有錢著呢?!?
“也不對,大紀沒錢,是那些門閥世家有錢,臣要做的就是把門閥世家口袋里的錢拿出來,重新分配?!?
“分配?”
“算了,說了陛下也不懂.....”
陳朝并不想解釋那么多,可李昭陽想知道,硬著頭皮追問下去,陳朝簡單解釋兩句,看著李昭陽一臉似懂非懂的模樣,陳朝一笑,搖搖頭。
李昭陽看著身邊這個男人,感覺到自己再一次被羞辱。
以前是人格和尊嚴上的,這一次是知識上的。
他不太懂陳朝貴為大紀宰相,為何要親自來做這等商賈之事,豈不是掉自己身價?
于是問道:“亞父,究竟要做什么?”
聽到李昭陽主動稱呼自己“亞父”,陳朝有些意外,看了他一眼。
細細思考一番,陳朝想到前世幾句警世名言,用在這里很合適,于是深吸一口氣,慢慢吐出: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離命!”
“為往圣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民富國強,眾安道泰。”
轟!
當是一記重錘狠狠砸向李昭陽的腦袋,在他的心里掀起滔天巨浪,久久不能平息。
最后一句“民富國強,眾安道泰”他是知道的,出自《吳越春秋》,可前四句,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當是一生奮斗的目標!
這四句,太震撼!
直擊心靈!
陳朝并不知道自己簡簡單單的幾句話,給李昭陽造成多大的影響。
他慢悠悠地站起來,輕拍李昭陽的肩膀:“夜深了,陛下自便,臣先去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