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家人的到來,徹底打亂陳朝早就安排好的計劃。
原本,他打算兩日后啟程去白云觀陪產(chǎn)。
可是現(xiàn)在,這個計劃不得不臨時改變一下。
那夜入宮和永興帝密談,答應幫皇帝解決一些麻煩事。
身為宰相,陳朝自然不會食言,第一個就是解決云州的匪患。
云州遠在幾千里之外,那里的情況,陳朝不太了解,最了解情況的當屬兵部。
于是乎,在風和日麗的某天,陳朝命候吉帶上禮物,是一車南山純釀,拉著便去拜訪了兵部尚書周覓。
經(jīng)過上一次交談,對于這位戎馬半生的老將軍,陳朝只有敬重的份。
大紀若要更上一層樓,需要更多的周覓。
三言兩語,陳朝就把話題扯到云州匪患上。
周覓私底下或許早就接到過永興帝的密旨,要他配合陳朝。
所以陳朝問什么,周覓就答什么,事無巨細。
說到盡興處,二人免不了要浮一大白。
當周覓喝到南山純釀,眼睛一亮。
嘿,好酒。
只不過,當聽聞這小小的一壇酒能賣一千多兩,就這,王公貴族擠破頭皮都搶不到,周覓不免大吃一驚。
一車南山純釀,足以讓窮酸的周府一下子變成富戶。
周覓說什么也不要,說留下一兩壇即可,嘗個新鮮,陳朝卻強塞給周覓一車,送個人情罷了。
真正了解完云州情況,陳朝臉色變得很難看。
原本以為,用一位勇武無雙的先鋒破匪,打開突破口,云州匪患自解,但是現(xiàn)在,陳朝不那么認為了。
依周覓所言,云州土匪已然成勢,加上亂民流寇,席卷足有數(shù)十萬之眾,又有楚國在后面資助糧草和甲胄,戰(zhàn)力一時達到頂峰。
先前派去云州剿匪的官兵,被土匪打的北都找不到,丟盔卸甲,連戰(zhàn)連敗。
再給土匪幾個月時間,云州都要獨立了。
怪不得,永興帝這么擔心云州的形勢,急著讓陳朝想辦法解決。
回去后,陳朝就開始召集幕僚,商量解決之策。
有永興帝私下允準,陳朝開啟剿匪的第一步計劃:
募兵!
有了兵才能打仗。
至于大紀兵部現(xiàn)籍在冊的兵,陳朝看不上。
他要自己練兵。
練一支鋼鐵之軍,百戰(zhàn)之師!
打的旗號,自然是支援云州,平息匪患。
此消息一出,兵部和軍方的一些官員自然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陳朝不僅大權獨握,權傾朝野,還要染指軍權。
于是乎,他們合起伙,上書參了陳朝一本。
可永興帝一直沒有回復他們,這本參陳朝的折子最終也石沉大海。
這時,聰明的人反應過來,想到陳朝私下募兵,應該是得到了陛下授權。
要不然,陳朝也不敢大張旗鼓募兵。
想明白后,他們睜一眼閉一只眼,索性隨陳朝去了。
但更多的人則是擔憂。
陳朝掌握兵權后,大紀該何去何從?
百官的擔憂,不在陳朝考慮范圍內。
他現(xiàn)在帶著人馬,已經(jīng)趕到青山縣。
之所以把募兵的第一站選在青山縣,陳朝出于幾個方面的考慮:
一,青山縣人口眾多,足有八萬。
二,大災時,陳朝在青山縣百姓心里刷了一波好感度,募兵會順利一些。
三,這里百姓生活條件上去了,自然想著什么時候地位也能上去一點,當兵打仗,為國立功,是不二之選。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