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業(yè)被氣的吐血暈倒,楊氏父子最終被太監(jiān)合力抬出金殿,這場針對許伯彥的彈劾到此結(jié)束。
說到底,永興帝不敢再激許伯彥。
害怕許伯彥帶兵造反,就只能暫時委屈一下楊家了。
……
“別的事先不說了,楚皇那邊已經(jīng)來信,同意將楚國長公主嫁過來,我們將楚炎送回去,雙方已經(jīng)達成意向?!庇琅d帝邊說邊回到龍椅之上,一屁股坐下后,掃視底下群臣,“其他的事情都好說,只是押送楚炎回去的使節(jié)人選,還沒個具體著落,趁今日諸位好好議一議,看誰去合適?”
楚國長公主嫁過來的前提條件是大紀方面得把楚皇鐘愛的六皇子給人家送回去。
而這幾天,朝廷就這件事議論不休。
去楚國可是一個苦差事,路途遙遠不說,路上萬一出現(xiàn)點什么問題,那罪責可就大了,而且不僅要送人回去,還要把楚國長公主從金陵接回來,沒點本事的還真不行。
“回稟陛下,臣以為,游騎將軍慕容沖在云州之戰(zhàn),戰(zhàn)功卓著,年輕有為,膽大心細,可肩負此次重任!”
第一個站出來說話的竟然是陳朝?
沒錯,說話的確實是陳朝。
他建議慕容沖擔起此次出使楚國的重任。
站在武將一列不起眼位置的慕容沖微微一驚,什么情況?怎么沒人提前跟我支會一聲啊。
不過很快,他就明白這是擺在他面前的一次機遇。
只要把這趟任務(wù)圓滿完成,不說加官進爵,賞賜肯定是少不了的。
慕容一族想要在京城這龍虎潭站穩(wěn)腳跟,光一個游騎將軍可遠遠不夠看,官還得往上升一升。
于是乎,慕容沖出列抱拳:“陛下,臣愿往!”
永興帝沒有馬上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而是說道:“還有沒有誰想去的,站出來,比較一下,看誰合適?”
其實打心里他是不愿意讓慕容沖去的,慕容沖現(xiàn)在是常勝軍主將,常勝軍回京后,他曾天真的以為只要在大軍面前暴露陳朝奸相的身份,常勝軍就會離心,不再效忠陳朝。
可是他錯了,這幾個月看下來,常勝軍依舊是陳朝的嫡系軍隊,尤其是這個主將慕容沖和那幾位昭武校尉,對陳朝那叫一個死心塌地。
永興帝真是悔不當初,虧他以前還天真的以為只要他的心比陳朝更誠,這些將領(lǐng)就會效忠他,而不是陳朝。
誰知,誰知……陳朝搞了一個什么割發(fā)代首。
永興帝是輸?shù)靡粩⊥康亍?
慕容沖若是出色完成出使楚國的任務(wù),回來后這個官職怎么說也得往上漲個一級半。
永興帝可不想眼睜睜地看著陳朝的勢力進一步擴大。
于是乎,他遞給兵部尚書周覓一個眼神。
周覓是忠君一派,只要周覓推出個人選,永興帝就有辦法把這個人派出去,取代慕容沖。
果不其然,等了一會兒,兵部有人出列。
不過不是周覓,而是一位侍郎。
“臣以為,慕容將軍年輕氣盛,處事不周,不宜擔此重任,臣舉薦定遠將軍周鋒擔此重任!”
陳朝笑了。
又是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攤上一個好爹的官二代。
他怎么跟我的大舅哥慕容沖相比
永興帝還沒張嘴發(fā)話,陳朝看著那位舉薦周鋒的兵部侍郎,道:
“恕侍郎舉薦的人選,本相不敢茍同,侍郎說慕容將軍年輕氣盛,處事不周?難道定遠將軍處事就很周全嗎?云州之戰(zhàn)若不是定遠將軍前期瞎指揮,咱們至于這么難打嗎?”
周鋒被人揭露傷疤,躲在人群中抬不起頭。
好吧,他就是攤上周覓一個好爹。
其他的,他就是一個廢柴。
侍郎被噎得啞口無言,甩袖嘆了一口氣,回到隊列之中。
永興帝緩緩閉上眼睛,在這一瞬間,他又感到了深深的無力感。
陳朝望著朝臣,淡淡道:“慕容沖雖然年輕,但膽大心細,我大紀正需要這樣的人才。”
“趁此良機,好好磨煉一番,未必不能成材!”
“諸位以為如何?”
宰相陳朝都發(fā)話了,底下的人還能有什么意見?
一些陳黨狗腿子迫不及待地站出來,拱手道:“宰相說的甚是有理,慕容將軍可肩負此次重任。”
“沒人比慕容將軍更合適的了。”
“我看行……”
“我看也行。”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慕容沖這一趟非去不可了。
陳朝最后看向永興帝,都不在是用詢問的語氣了,更像是命令,“陛下以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