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老神仙此刻卻是滿面愁容,他一邊捋須,一邊時不時抬頭看向天空,明明現(xiàn)在是白天,晴空中并無星象可觀。
“掌教,您無需過于擔憂。”行在后面的一個中年道士勸解道。
“仙人離去已有一千二百年之久,這上千年來,我們浮黎仙宗不是沒有遇到過劫難,不管是九百年前的內(nèi)亂,還是六百年前的魔劫,我們在沒有紫霄宮相助的情況下,都挺過來了。”
“相信這次也一樣,而且現(xiàn)在只是出現(xiàn)了一些兆頭,我們多加小心便是,相信那些妖族翻不出什么風浪來?!?
剩下的一男一女兩位真人,也是如此勸說。
“唉~”玉德掌教放下手嘆了口氣,“我的修為雖已止步不前,與我宗前人一般,卡在‘開陽境’,估計終生無望‘搖光境’。”
“但是我修習的【天人九算】,近些年來卻是又有突破,這次不管是東方七宿展示出來的星象,還是妖族那邊生出的異兆,均是非同小可?!?
“我一番精心推演之下,雖無法得出結(jié)果,但能隱隱感知到此事干涉極大,如果任由其發(fā)展下去,最終有可能會徹底顛覆此界的格局?!?
“所以這一次,我實在是沒什么把握.”
說著玉德掌教負手,再次仰頭,望向天際,仿佛在期盼有什么奇跡忽然出現(xiàn)。
良久過后,空中只有幾行仙鶴飛過,悠閑愜意,什么事都沒有發(fā)生。
玉德長吁一口氣,他低下頭自語道:“當年我浮黎宗究竟做錯了什么?仙人千年前為何會齊齊消失無蹤,再也不曾出現(xiàn)?!?
“難道他們已經(jīng)不再需要大浮黎土(此界別稱)了?徹底拋棄了此地?”
幾位真人沉默,作為道統(tǒng)延續(xù)了近七八千年的古老修行宗門,浮黎仙宗的修士自然知道一些隱秘,起碼不會像那些凡人一樣,毫無保留地相信創(chuàng)世傳說就是事實的真相。
既然是傳說,自然會有一些夸大之處。
起碼在浮黎宗的歷史記載中,歷代十二金仙雖然都很強大,但是實際人選經(jīng)常有更替,而且他們也會對下界有所需求,也有七情六欲。
雖說是仙人,但是某種程度上,與更加強大的修士好像也沒什么區(qū)別。
而且據(jù)絕密記載,有些仙人甚至對下界的情況不甚了解,也不太關(guān)心下界生靈的死活。
但是不管怎么說,紫霄宮都是此界生靈心目中至高無上的地方;而且每逢此界有大危難之時,浮黎仙宗登天求助紫霄宮的仙人,往往能得到解決的方法。
更別說,此界修士若是想“飛升成仙”,前往“仙界”,沒有仙人的指點、賜下法則至寶,幾乎不可能做到。
最后,那在歷史上,只出現(xiàn)過寥寥數(shù)次的大天尊,更是連浮黎仙宗的修士都無比敬仰。
大天尊似乎有時是男身、有時又是女身,就連性格語氣都不同,似乎也有更替輪換的現(xiàn)象;但是根據(jù)記載,大天尊和十二金仙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
不僅僅只是實力更加強大,大天尊往往有仙人所不具備的一種特殊神韻;而且天尊一言之下,甚至能更易此方世界的天地法則,其威能已經(jīng)接近傳說中的創(chuàng)世神明了。
不管怎么說,紫霄宮仙人的存在,對這方天地來說是一件好事。
至于他們突然消失,過往也不是沒發(fā)生過;而且消失之后再出現(xiàn),仙人往往就更替了,舊的仙人不會再出現(xiàn)在此界。
但是以往的消失,最長的時候間隔也不超過三百年;從來沒有一次像現(xiàn)在這樣,一千二百余年不見仙蹤。
自從紫霄宮的仙人絕跡后,浮黎仙宗一開始還能將這件事瞞下來;但是時間久了,哪有不透風的墻?更別說宗門還鬧過內(nèi)亂和分裂。
現(xiàn)在連凡夫俗子,都知曉仙人久不現(xiàn)世的問題;六百年前的魔劫之時,魔門更是以此為口號討伐浮黎仙宗,說他們荒淫無道,倒行逆施,惹得仙人離棄此界,試圖動搖他們的正統(tǒng)性。
這些年來,浮黎仙宗也嘗試過,以高規(guī)格供品祭天、燒黃表罪己、跳大神取悅仙神等各種手段,希望能上達天聽,請仙人重新下界,可惜都沒有用。
久而久之,浮黎宗的修士猜測,有可能問題不在他們這邊,而是上面出事了
“算了,”玉德掌教強提起精神,“可能是我太小題大做,你們說得很對,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過區(qū)區(qū)妖族,不足為慮,我們且召集人手,先行商議一番,做好應(yīng)變準備?!?
幾位真人見此松了口氣,齊齊應(yīng)是。
主世界,蘇硯這邊,他拿著幽月列出的材料清單,易容離開山洞,幾乎用光身上所有聚靈石,花了幾天時間,才將所需物品勉強收購齊全。
主要是這附近沒有大量修士聚集的坊市,也沒有天人寶閣開設(shè)分閣;蘇硯在杭州聚寶閣買到一部分材料,還參加了修士們自發(fā)舉行的私下聚會,這才把東西湊齊了。
顧不得吐槽“背靠宗門好辦事,離開宗門啥都得自己找”,蘇硯在幽月的指點下,直接在臨時藏身的山洞中布置儀式和祭壇。
在此之前,他還花了小半天時間,用羅盤和相應(yīng)術(shù)法,來定位自己當前的坐標。
正式開工,先以百年石鐘乳、天星草汁液、木靈花汁液,混合朱砂,在地上勾勒周天星斗圖案。
復(fù)以五行之精、赤陽石、玄鐵木、兩儀元磁石等物,搭建出三尺見方、半人多高的小型方形祭壇。
整個過程中,蘇硯那叫一個小心翼翼、一絲不茍,生怕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差錯,材料直接報廢。
還好蘇硯不管神識、法力、動作都很穩(wěn),一次成功,天材地寶也堪堪用完。
擦了擦額頭并不存在的汗水,蘇硯取出太陰面具戴上,幽月不打算和他一起去,因此告知最后一步流程后,蘇硯就先將她送回代天殿去了。
看著面前這個古樸的小型祭壇,蘇硯神情肅穆,他一邊掐訣往面具中注入法力,一邊誦咒:“斗府高真,本命元辰,周天星斗,移星易宿,一如元降律令!”
隨著咒語落下,太陰面具眉心處射出一道微光,正中祭壇。
祭壇微微震動、發(fā)亮,連帶著祭壇下方的周天星斗陣圖也齊齊發(fā)光。
最后整個山洞內(nèi)星光大作,蘇硯整個人更是被光芒包裹住!
數(shù)息之后,星辰光芒漸漸黯淡,但是蘇硯已經(jīng)消失在原地,只留下一個表面多了幾道裂痕的古樸祭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