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沅得知這一切后,還算鎮(zhèn)靜,每日照常地吃飯、睡覺,倒像是沒受任何影響的模樣。
可碧梧卻實在是看不過眼了。
近來京中的各個世家也辦了幾場壽宴,或是滿月宴,先前縱是知道沈沅有了身孕,不一定能親自到場去參宴,卻還是都會遞請貼到公府上,以表對沈沅這個首輔夫人的尊重。
這般,沈沅也可提前備好禮物,就算人不去參宴,也可將心意傳達。
可自打那個老嫗在府門外鬧了一場后,先前緊趕著巴結沈沅的那幾個世家夫人,都沒有遞帖子。
原本沈沅就不是京師本土出生的人,還是從揚州府來的,這樣的身份,在喜歡抱團的京城貴婦圈子里,是不太受待見的。
這些謠言一出,碧梧也明顯覺出,那些夫人便開始有意地排擠沈沅了。
——
祈朝的軍隊班師回京后,已是兩月之后。
得知陸之昀和喬浦得勝歸來,小皇帝亦在燕翅樓下親自地迎著這兩位輔政大臣入宮。
喬浦衣前的補子繡著威風凜凜的彩獅,腰間佩著的青鞓革帶上,還佩著牙牌和印綬。
若仔細地循著喬浦和陸之昀的眉眼打量,便能發(fā)現(xiàn),這兩個表兄弟的相貌上,還是有著相似之處的。
只是陸之昀的容貌生得要更冷峻一些,他的骨相和皮相雖然都極其的優(yōu)越和英俊,卻也因著那雙深邃威冷的鳳目,顯得整張面龐很寡情,且?guī)е唤饲榈木嚯x感。
喬浦自十五歲上戰(zhàn)場后,便一直將勝仗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這六個字牢牢地記在了心里。
韃靼在入秋后一直都有在邊境尋釁滋事,但喬浦也不理解,為何陸之昀會在這時就起兵出征。
直到大軍在邊境安營扎寨后,喬浦才突然得到了一個令他倍感喜悅,也很是震驚的一個消息。
他們剛率軍離開京師不久,草原就遭逢了一場極為嚴重的雪災,韃靼人逐水草而居,卻因為這場突然造訪的天災,損失了不少的牛羊。
木桀可汗的臣民大抵也有個五萬余名,卻因著這場嚴酷的雪災,好幾日都沒吃過飽飯了,條件如此艱苦的情況下,他們還要拿僅剩的余糧去供養(yǎng)韃靼的將士們。
韃靼部落的困境,對于祈朝的軍隊來說,無異于是天賜良機。
實則此前喬浦和陸之昀還為著敲定出征季節(jié)的事有過爭論,喬浦還是想讓大軍在春季出征,因為京師雖然地處中原腹地,但是軍士們卻不一定能耐住北地的嚴寒。
最后喬浦選擇了妥協(xié),也是因為他一直都很相信陸之昀在軍事上的戰(zhàn)略眼光。
當喬浦得知了韃靼被雪災侵擾的消息后,便覺得陸之昀這個表弟的直覺和預感準到,都有些可怕了。
他嘴上沒說什么,可喬浦就是覺得,陸之昀一定是提前預料到了冬季的北地會發(fā)生些什么事,這才率著大軍提前出師。
木桀可汗雖然只是北境的一個類似于藩王的部族首領,但是當他率著他部下的幾萬韃靼人歸降了祈朝,祈朝的諸位軍士也都受到了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