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成這個大股東在,董事會根本沒有決策權。
從這一點出,她不難推測出這項決議是經(jīng)過明成肯后才指派給她的。
明成不點頭,董事會沒有膽子也沒有權力瞞過他。
林圖知道在明成眼中,她的處境越惡劣他就會越興奮。
她不可能向明成低頭,祈求他給予她幫助和資源。
所以在她孤立無援的時候,胡艶這個從天而降的外援無疑會成為她牢抓不放的最后的救生圈。
事實證明,林圖的未雨綢繆是對的。
胡艶在后續(xù)的執(zhí)行中掌握凌初沖獎工作的所有環(huán)節(jié)。
電影應該如何宣傳、評委應該如何公關,與影院的合作及放映場次應該如何分配,全部都由胡艶一人決定,林圖毫無插手的機會。
哪怕在胡艶的公關下,《戰(zhàn)栗情人》這不電影在戛納電影節(jié)上節(jié)節(jié)攀升,甚至一舉拿下導演及男演員兩項提名,但被動的林圖還是敏銳地嗅出了空氣中隱藏著的危險的氣息。
胡艶最大的破綻在于過早地放寬了電影的觀影門檻。
對于戰(zhàn)栗情人這種小成本電影,在沖獎前,口碑是最需要嚴格把控的部分。
哪怕是林圖這種半路出家的圈內人也清楚地知道與其為了爭取電影節(jié)開幕前這幾乎微不足道的票房成績,不如用邀請觀影的方式來篩選影片的觀眾,人為地將戰(zhàn)栗情人的口碑穩(wěn)定在一個固定值。
但胡艶卻沒有這么做。
結果如林圖所料,增開的通宵檔電影票銷售一空,電影的口碑也隨之一落千丈。
縱使他們之前公關得再怎么到位,以戛納電影節(jié)既注重藝術姓又注重商業(yè)姓的評審標準,他們已注定與最終大獎無緣。
這是一個為林圖量身定做的婧心騙局。
而林圖在一開始就沒將賭注壓在胡艶身上。
她將手中的提名名單合上,鎮(zhèn)定地拿出另一張影印好的文件展開。
“距離我們賭約結束還有五天。”
明成的目光落在了林圖的手上。
那是一個開幕時間碧戛納電影節(jié)要晚上三天,被圈內人戲稱為小金人風向標的小眾獨立電影節(jié)的入圍通知單。
這個電影節(jié)幷沒有設置評審團,也沒有設置競賽項目。
唯一的一個不能被稱之為獎項的大獎是觀眾票選獎,只要入圍,就代表著獲獎。
在胡艶全力運營凌初在戛納電影節(jié)沖獎的同時,林圖從方所那里暫時拿回了她從nomercy中獲得的全部收益,開始了自己的努力。
她不會任人魚內,也不會在原地等待救贖。
這一次,她要把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