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要林曼自己去要求做任務,好像她還真張不開口。
就這樣,他們的聊天又回到了最初的生活瑣事層面。
林曼的日常生活里多了一份奇妙的牽掛:
她主動向程嘉煜匯報著每天學校生活里發(fā)生的零零碎碎,也常常忽然惦記起忙碌的他是不是奔波辛苦。
心房里有種子破土而出的感覺,讓她興奮卻惴惴不安。
每每手機屏幕因為程嘉煜的回復倏然點亮的那一刻,即使只有一個“嗯”字,也會讓林曼心底的小鹿好一會兒亂撞。
似乎就是轉眼之間,林曼們還沒有從開學的震驚中緩過神來,就被埋伏在前方的各種大考逮了個正著。
“市場營銷”課的group assignment(小組作業(yè))是每學期必有的一坑,占掉總成績的20%,也就是說,如果這項掛掉,不管其他考試成績多好,期末還是連B都拿不到。
林曼對這樣的項目尤其緊張,因為小組作業(yè)的得分難度不單單和自己的努力有關,還有很大程度取決于同組的組員。
而這門課的老師喜歡在班里隨機匹配組員。
其實隨機匹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給你匹配到豬隊友,正所謂“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林曼這次就是抽到了下下簽,和另外三個極不靠譜的人搭組。暫且稱他們?yōu)樾、小B和小C吧:
小A屬于“失蹤型隊友”,分組當天見過一面后,從此十年生死兩茫茫。因為他是Non-credit的學生,結業(yè)的分數(shù)反正也不會影響他的績點,因此從不參加討論溝通,而且短信和郵件也不回復。
小B是個深度拖延癥。每次分配任務她都舌燦蓮花地保證,一定保質保量按時完成,結果呢,她說“起床了,馬上來”意思是“在被窩里”,她說“還有五分鐘就到”意思是“還在被窩里”,她最終說“我的part快寫完了”意思是“開始寫了100字”。
小C呢,倒是個好孩子,挺想努力,從不逃避自己該做的部分,而且極有teamwork的“合作精神”,自從知道了林曼和他一組,一波又一波的連環(huán)奪命Call,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這句話什么意思啊”、“這里要參考課本哪里啊”。好容易憋出來幾段文字,還得等著生無可戀的林曼從頭給他修改各種錯誤。
林曼眼看著時間像是倒懸起來的沙漏,一點點流走,而自己小組的作業(yè)還連雛形都不具備,幾次急得要哭出來。
心里的巨大壓力急需找到一個傾瀉的出口,她第一個想到的竟然是程嘉煜。
說來奇怪,雖然他們認識只不過短短兩個月,但是程嘉煜的形象卻早已超越了以往任何人,成為了林曼的最大精神支撐。
也許,這就是一個主人的獨特氣場和魅力吧。
盡管有時候,在林曼看來,這個主人顯得不甚真切,仿佛是空中一道抓不住的虛景,是因為自己追求一點可憐的支離于現(xiàn)實超脫的快感,所幻想出來的人物。
她從來沒有這么急切地渴望過,能再次跟他真真切切地見面。
她想,她真的準備好了,為下次見面可能發(fā)生的任何事。
可是程嘉煜說過了,下次見面的時間,會由他來決定,并通知林曼。
而她要做的,就是乖乖聽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