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本是諷刺于潤,于潤聽得半懂不懂,老老實實接話:“嘿嘿,亦久的新郎還是得沈哥當?!?/p>
這話沈康時愛聽,他今天本就心情不錯,想到與柳亦久的相見更是又愉快了幾分。
“那我再帶束花?亦久喜歡什么花,沈哥你知道嗎……”于潤還要叨叨,沈康時懶得再啰嗦,直接摁掉了通話。
他喜歡什么花……沈康時想起少年時,有時會出現(xiàn)在桌洞里的那些小小雛菊。
小雛菊熱烈而不張揚的顏色,不宣之于口的默契,這是他和柳亦久之間心照不宣的小小情調(diào)。
沈康時會心微笑,給花店打電話定了一束雛菊。
越洋航班坐了那么久,柳亦久的臉上卻看不到疲憊的神色,他心中甚至隱隱有些雀躍。
柳亦久選擇出國時可以說得上是狼狽。彼時,母親拋棄了他去追求愛情,父親陷入渾渾噩噩中不理世事。柳老爺子面對不成器的后輩們無人接班的情況,不得已一心撲在事業(yè)之中。
少年柳亦久同樣是個不被家里重視的孩子,不過他是如此的聰明、懂事、彬彬有禮,沒有人會討厭他,更沒有人會欺負他。
那些歲月里,還好有沈康時與他心意相通可為慰藉。沈康時的愛慕他一直都知道,可他不敢明確回應(yīng)。
兩人上一輩之間的仇恨是無法彌合的一道天塹。少年的柳亦久無法想象,若是他和沈康時在一起,家族內(nèi)會爆發(fā)怎么樣的一場地震。
好在痛苦之外,柳亦久很早就找到了自己要為之奉獻一生的學科。剛剛成年之時,他就逃也似的離開了這片傷心之地,一頭扎進了學術(shù)研究之中。
歲月如梭,一眨眼這么多年過去了。
柳亦久在國外的時候,從未放棄過對國內(nèi)的關(guān)注。他眼看著沈康時從一個初出茅廬的莽撞青年,很快接過沈氏集團的大任,成為名噪一時的沈氏掌舵人。
這變化讓柳亦久又欣慰、又驚心。
欣慰在柳亦久逐漸看到自己和沈康時在一起的可能——現(xiàn)在二人的家族中,已經(jīng)不再有誰有阻撓的能力了。
驚心則在于,沈康時成長的每一步中,都有另一個人的影子。
那個不起眼的跟屁蟲關(guān)汀,竟然像一塊扯不掉的橡皮糖一樣,死死地黏在沈康時身邊。這么多年,寡言的孱弱少年也出落成了精英模樣。
但那只是對柳亦久拙劣的模仿,“亦久你一回來,就像照妖鏡一樣,冒牌貨關(guān)汀馬上灰飛煙滅!”——這是于潤的話。
柳亦久不置可否。他自認為犯不著和關(guān)汀這下等貨色比較。
回國,回國。這件事情曾經(jīng)讓少年時的他輾轉(zhuǎn)反側(cè),可如今他勢在必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