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嫁到6
此言一出,方才還一片鶯聲燕語的殿內頓時安靜了。
今日是太子妃剛進宮,德妃不僅送了比皇后更重的禮,還在眾人面前給她沒臉,若是瑤姬自己是皇后,恐怕都要氣瘋了。德妃這么做,想來不僅是要讓皇后難堪,恐怕也是要刺激她失態(tài),再借此大做文章。
而皇后竟然也就這么硬牛牛地忍了,“是嗎,”她淡淡地說,“既然如此,德妃好生回宮歇著罷,如意,“她吩咐身旁的宮女,“教個人去太醫(yī)院傳太醫(yī)?!?/p>
“不必了,”德妃一寸不讓,”昨兒晚上皇上已教了孫德潛來給我診脈,不勞娘娘費心?!?/p>
昨天晚上是東宮大婚,這樣的日子,皇帝都宿在永寧宮而不是坤福宮?
瑤姬就站在離皇后一步之遙的地方,看到皇后眼中極快地閃過一絲利芒。她心中不由感概,看來皇后不受寵并非民間夸大之語,若不是她背后站著以王家為代表的勛貴一派,元光帝早就起了廢后的心思了。
因為沒有原身的記憶,瑤姬對這個世界可以說一無所知,好在她嫁的人是太子,除了出嫁之前偷偷惡補各種常識,這個身體的兄長也給她講了不少朝政,免得她進了宮什么都不懂反而壞事。
她知道如今的朝局可以粗略分為三派,仕族一派,勛貴一派,外戚一派。
皇帝偏向的是外戚,但外戚勢單。勛貴手握兵權,只是在朝上的話語權不大。要說勢力最強大的,就是以文官為聯(lián)結的仕族。
原身出身的方氏便是傳承百年的書香門第,族中別說進士,狀元都出過好幾位。家里的男人,二品不少,三品常見,四品以下都不好意思說,原身的父親方孝景更是三朝元老,官至帝師。
如此強大的勢力,在奪嫡之中,卻成了最沒有競爭力的—方,原因就是皇太子。
勛貴一派支持的六皇子聰穎好學,又是嫡子。外戚一派支持的三皇子雖然素行不良,奈何討皇帝喜歡。就剩下皇太子一個傻瓜,雖然他背后站著同樣也是大仕族的母族孔家,妻子同樣也出身顯貴,可他傻了,如何奪嫡?
孔家只能用禮法來苦苦支撐他的太子之位不被廢掉,好在也是因為他傻了,三皇子和六皇子相斗時,才不會把他當做最大的絆腳石優(yōu)先除掉。
聽到舒湛的處境時,和其他人的惋惜不同,瑤姬倒覺得,他在十二歲那年傻掉,說不定反而是救了他的命。否則他一個孩童,母親早早去世,父親又不喜歡他,如何在云譎波詭的后宮活下去?
只是他傻掉了,于所有人來說,這一生也相當于失去了價值。他固然是錦衣玉食,甚至連妻子都有了,但這世間真正尊重他關心他的人,怕是再也不會有了罷。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