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墻柳31 (H)
五月里,剛治好風寒沒幾天的皇帝又鬧出了幺蛾子。
原本他服了丹藥,自覺身子骨越來越好,眼下卻連一場風寒都沒抗住。大怒之下要拿獻丹方的道士開刀,那兩人中有個叫道恒的,也不知怎么辯解了一番,竟把皇帝勸得回轉(zhuǎn)顏色,愈發(fā)信任。
據(jù)道恒說,皇帝之前服的丹藥雖然也有效果,但效力不純,持續(xù)時間不長,所以皇帝才會沒堅持幾天就病倒了。而這丹藥要想煉好 ,需得有一 一個沒有其他陽氣的環(huán)境,再以皇帝的龍氣日夜熏陶。
所謂沒有陽氣之地,后宮顯然再合適不過。奈何宮里除了皇帝,小皇子也算是個男人,且還是陽氣精純的童子,所以皇帝為了煉丹,大手一揮,便要將小皇子遷到京畿的別宮南園去住。
此舉自然遭到.了朝臣的大為反對,連病中的太后都來勸過幾句,但皇帝自癱瘓后性子愈發(fā)乖戾,不僅沒給任何人面子,甚至還把幾個御史頭上的烏紗帽給一把擼到了底。
好在皇帝只有這一根獨苗,否則世人看來,真以為小皇子是失了圣心。
連帶著作為他養(yǎng)母的瑤姬也要遷至南園照顧他,宮里議論紛紛的,都說皇貴妃要失勢,皇帝偏又沒奪去皇貴妃掌管官務的權力,而是吩咐每日派人在皇城和南園之間往返,便于瑤姬打理六宮。
各中內(nèi)情,只有瑤姬能猜到一二。道恒想來是柳沉舟的人,如此一番大費周章,莫非那人就只是為了兌現(xiàn)讓她離宮的話
那天柳沉舟離開后,他的回答瑤姬翻來覆去想了無數(shù)遍,之后也旁敲側擊問過他,但他始終不肯再解釋了。
無關喜歡與否的選擇,驅(qū)使他的會是什么,瑤姬曾經(jīng)猜過柳沉舟是為了復仇,可以他目今的掌控力,想除掉皇帝,比殺死-只螞蟻也難不到哪里去,他卻一直沒動手。
或.....他的復仇不僅僅是殺死皇帝,而是要奪取何家的天下。
若真是如此,這件事幾乎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倒不是瑤姬覺得柳沉舟不可能造反
成功,他以太監(jiān)的身份活了二十四年,哪怕他是個貨真價實的男人,這樣的過去也絕不會為百姓接受,更毋寧那些飽讀圣賢書的朝臣。除非他改頭換面,以另一個身份出現(xiàn),可如此一來,柳沉舟經(jīng)營多年的權力網(wǎng)也就失去了作用。
思來想去,始終不得其解,瑤姬索性將之拋在腦后,專心收拾自己和小皇子的行李。
這還是她轉(zhuǎn)世以來第一次出宮,心中雀躍自不必說,哪怕其實也只是從一座宮殿到了另一座宮殿。
但那座宮殿里沒有皇帝, 沒有太后,沒有勾心斗角和虛偽的姐妹情,她也不用再端著奸妃的架子,每日不表現(xiàn)得飛揚跋扈一點,就生怕有人懷疑。
這樣的放松已經(jīng)許久不曾有過了,到了南園,安頓好小皇子,瑤姬就帶著徐恩珠兒幾個好好逛了一遍,連午膳都沒顧得上吃。
難得徐恩向來穩(wěn)重,也禁不住露出了幾分少年心性,興致勃勃地給瑤姬講古: “這南園是當年景廟為孝慈皇后建的,原有個名兒叫紫宸宮,后來因為永庶人住過一段日子,先帝登基后,就將這里改了名兒。
正因為此,打從先帝開始,南園便鮮少有人光顧。雖然有專人日日打理,并不顯得荒敗,免不了有些寥落之氣。
珠兒聞言,遲疑道: “那住這里....會不會不吉利"
瑤姬卻不在意這些: “咱們是萬歲爺教遷過來的,有什么吉利不吉利,況且永庶人文韜武略樣樣來得,只是倒霉罷了。